第120章 又是一年(第2页)
转身就从屋里端出一个粗陶小碟,里面是几块用炒米和麦芽糖粘成的、简陋却金黄的灶王糖。“来来来,小先生们辛苦!一人一块,甜甜嘴!”
孩子们欢呼着,小心翼翼地拈起一块糖,含在嘴里,麦芽的甜香瞬间弥漫开来,小脸上是满满的成就感和甜蜜。
他们又呼啦啦涌向下一家,小小的身影在覆雪的村道上穿梭,稚嫩的念诵声和主人家爽朗的笑声、给糖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成了白湖村腊月里最鲜活、最暖心的风景线。这红纸黑字的对联,经由孩子们笨拙而真诚的诵读,真正落进了每家每户的心坎里。
除夕日,白湖村的祠堂前,人头攒动。一年一度的宗族祭祖,是比过年更庄重的大事。
祠堂天井中央,里面焚着成捆的松柏枝,青烟笔直地升腾而起,代表着驱邪避秽。
供桌上,摆满了各家凑份子备下的祭品:嘴里衔着红枣的大公鸡,硕大的猪头(象征福首),整条大鲤鱼,还有成堆的雪白馒头、各色炸果。
秦茂山身着最体面的棉袍,头戴瓜皮小帽,神情肃穆,站在香炉前。七叔公等几位族老分列左右。秦思齐作为新晋秀才,被安排在族老身后最前排的位置,同样身着干净的青衫。他身后,是按辈分、年龄排列的秦氏男丁,黑压压一片,鸦雀无声。
“吉时到——!”辈分高的三叔公当司仪,声音洪亮而拖长了调子。
秦茂山上前一步,点燃三炷高香,高举过头,对着祠堂正殿供奉的层层叠叠的祖宗牌位,深深三揖,然后将香插入巨大的香炉中。
转过身,面对族人,展开一卷用黄绫裱好的族规,声音苍老却清晰地宣读起来。内容无非是敬祖孝亲、和睦宗族、勤耕苦读、禁赌戒斗之类的老生常谈。族人们垂手肃立,神情恭谨。
祭拜仪式冗长而庄严。跪拜,上香,献酒,诵读祭文……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秦思齐随着众人行礼如仪,动作标准。直到仪式结束,祠堂前的空地上摆开了几十张从各家搬来的八仙桌和条凳,丰盛的年宴开席,气氛才骤然热烈起来。
男人们按照辈分、亲疏落座。秦思齐作为秀才,无可争议地被请到了主桌,与秦茂山、七叔公等几位族老同席。桌上菜肴明显比其他桌子丰盛许多:整只炖得酥烂、油光发亮的蹄髈,大盆红亮诱人的红烧肉,整条清蒸的大鱼,还有几样镇上才能买到的精细点心。席间的谈资,却依旧离不开几个月前那场秀才宴。
“……啧啧,思齐中秀才那天的席面,那才叫气派!那羊!哎哟,那香味,飘出三里地去!”
“可不!还有那大片冒油的扣肉,我活了大半辈子,头回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