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20章 又是一年(第3页)

“那酒黄酒,喝的是真痛快…”

饭后,按规矩,族中男丁需留在祠堂守岁。巨大的篝火在天井中央熊熊燃起,松木劈啪作响,跳跃的火光驱散了冬夜的严寒,映照着围坐的族人们一张张脸上。妇人们则带着孩子,收拾好碗筷后,陆陆续续回家去了。祠堂里,弥漫烤火的松脂香。

秦思齐坐在火堆旁靠前的位置,离族老们不远。他本想找些话题与旁边的族兄们聊聊,问问今年的收成,或是明春茶山的打算。然而,他刚开口,被他问到的汉子,无论是秦丰田还是其他平日相熟的,都显得有些局促,脸上堆着恭敬而疏离的笑容,回答也多是“还行”、“听茂山叔的”、“思齐你读书要紧”之类的套话。他问一句,对方答一句,绝不多言。气氛沉闷而尴尬。

他尝试了几次,得到的回应都如石沉大海,激不起半点涟漪。族人们在他面前似乎都戴上了一层面具,秀才的身份像一道无形的藩篱,将他隔在了火堆的热闹之外。

篝火噼啪作响,周围是族人们压低声音的闲聊,谈论着家长里短,田亩牲口,却无人主动上前与他攀谈。他坐在那里,像一个被供奉在神龛里的神像,被尊敬着,也被无形地孤立着。

秦思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和寂寥。他默默地从随身携带的布囊里,掏出了一本书,就着跳跃的火光,低头翻阅起来。纸张在火光下泛着柔和的黄晕,字迹有些模糊。他并非真能看进去多少,只是借此掩饰那份格格不入的尴尬。直到守夜结束。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的门楣上,新贴的对联红得耀眼,到处是穿着新袄和最干净衣物的乡亲,互相作揖道贺。

秦思齐也早早起身,先郑重地给母亲磕头拜年。刘氏将一个装着两枚崭新铜钱的红纸包塞进儿子手里,嘴里不住念叨着“平平安安”。

拜过母亲,秦思齐便出门,按着礼数,先去大伯秦大安家。在路上遇到乡亲:“给您老拜年了!新年里添福添寿!”

乡亲们回复着:“思齐,新年吉祥!”

道大伯家时,大伯家堂屋炉火烧得正旺,秦大安、李氏、秦思文、秦思武都在。秦思齐进门便躬身作揖:“大伯,大伯母,思齐给您二老拜年!祝身体康健,万事顺遂!”

秦大安连忙扶起,脸上是难得的红光满面:“好!好!思齐有心了!快坐!”李氏也忙着端出花生瓜子和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