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29章 好友近况(第3页)

秦思齐顿了顿,模仿着信中的语气,“‘名落孙山,愧对父母师长,更无颜见父母。他这个年,就不回武昌了,留东林书院里闭门苦读,明年定要雪此耻!”

秦思齐眼前仿佛浮现出李文焕在寒风中伫立于榜前,落寞又倔强的样子。他能体会那份失落与不甘。院试,是无数读书人迈向功名的第一道真正门槛,多少人倒在其下。只能感慨好友遭遇,无法安慰其心。

秦思齐又问起另一位好友林静之。赵明远拿出信笺,递给秦思齐,你自已看吧。祖母入冬后一直病着,时好时坏,他放心不下,要留在床前侍奉汤药,今年不回武昌府,与父母相见。

秦思齐展开信纸。林静之的字迹清秀飘逸,却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思。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母病情的忧虑、不能归乡的歉疚以及对友人的挂念。秦思齐仿佛能看到林静之在昏暗的油灯下,守着病榻上的祖母,一边小心侍奉,一边提笔写信的模样。那份沉甸甸的孝心与无奈,透过纸背传来。

看完信,两人一时都沉默了。碗里的美食似乎也失去了些许滋味。小吃摊的烟火气依旧喧嚣,邻桌几个脚夫模样的汉子在高声谈笑,更衬得他们这一角的安静。

“唉,”赵明远重重叹了口气,打破了沉默,“文焕落榜独留异乡,静之给祖母侍疾。”

秦思齐缓缓开口:“文焕心志未堕,静之孝心可嘉。他们都在做自已该做、必须做之事。这便很好。”

“是啊,”赵明远咀嚼着秦思齐的话,心中的烦闷似乎也消散了些,“文焕那小子,憋着股劲儿呢,下次定能成!静之的孝心,老天爷也会感动的。咱们两就好好学咱们两的,等他们回来!”

秦思齐点点头,拿起筷子,将碗里剩下的面慢慢吃完。

回到清冷的小院,秦母已点上了灯。秦思齐拿出那支湘妃竹笛,走到院中。老桂树的叶子在寒风中沙沙作响。他摆好姿势,这一次,气息送出,不再是刺耳的噪音,也不是跌跌撞撞的麻雀。几个简单的音符连贯地流淌出来,是《小开门》的片段,虽仍显生涩,音色也略显单薄,却清越、稳定,带着初学者的认真,在寂静的夜里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