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38章 东湖文会(2)(第2页)

指了指烟波浩渺的湖面,“譬如这东湖,美景当前,然若上游水道淤塞,逢汛必涝,则美景顿成泽国,民生凋敝。此即‘心’与‘物’、‘知’与‘行’不可偏废之理。” 四人倚栏而立,就着湖光山色与盘中餐食,竟将上午激烈的学术之争,化作了平和深入的交流,彼此眼中都多了几分敬重。

午后,日头西斜,湖面泛起碎金。三位山长再次登临主位。胡宗宪山长声若洪钟:“上午辩古,意在通今。下午之题,乃时务策问——赋税与民生!此乃国计民生之根本,牧民安邦之试金石!诸生听清:每三人一组,须来自不同书院,共商一策!一个半时辰为限!”

水榭内顿时人影攒动,寻找组队伙伴。秦思齐目光扫过,径直走向正在与同窗交谈的龙羽和周文翰。“龙兄、周兄,”秦思齐拱手,“上午辩论,午后策论。我等三人分属三院,见解或异,正可互补。不知可愿同组,共议此题?”

龙羽与周文翰对视一眼,皆露笑意:“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三人寻了水榭一角临湖的矮几坐下。龙羽性子急,率先开口:“赋税乃国用之基,然取之无度则民困。当务之急,在‘均平’二字!湖广鱼米之乡,然田亩隐匿、诡寄之弊甚深!富者阡陌相连而赋轻,贫者无立锥之地而役重!首要之策,必是清丈田亩,厘清丁口,重造黄册鱼鳞图!使赋役真正摊丁入亩,富者多纳,贫者少出,方为均平正道!” 他思路清晰,显然深谙地方积弊,所言直指核心。

周文翰却微微摇头,手指轻叩几面:“龙兄所言清丈田亩,确是治本之法。然兹事体大,牵动豪强,非一朝一夕可成。且远水难解近渴。眼下小民生计维艰,多在商税门摊之苛杂!进城卖担柴薪要税,提篮小卖要税,甚至过桥行路亦有名目捐输!胥吏如狼似虎,层层加码。学生以为,当务之急,乃请有司明令,大幅裁汰、合并此类苛捐杂税,订立清晰税则,张榜公示!并严惩私征、加征之胥吏,以苏民困!” 他出身师爷浓厚的经心书院,对底层商贩之苦感受更深。

秦思齐凝神倾听,待二人言毕,方缓缓道:“龙兄欲正本清源,周兄求纾解燃眉,皆切中时弊。然学生以为,二者并行不悖,且需辅以第三条腿‘疏导’。”他目光沉静,“赋税之重,根在国用浩繁。朝廷用度,九边军饷、河工漕运、官俸禄米,样样不可缺。一味减税,恐伤国本。开源节流之外,更需‘疏导’,即改良税制,化繁为简,降低征收之耗,使民力少一分浪费于胥吏盘剥,国库亦能多得一分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