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38章 东湖文会(2)(第3页)

他蘸着杯中清水,在光滑的几面上画着:“譬如,将田赋、徭役及诸多杂税杂役,合并折银征收?如此,一则省去百姓实物输送之劳苦与损耗;二则减少胥吏经手环节,压缩其上下其手之空间;三则国库得实银,调度更便。此所谓‘化繁为简,疏导得法’。同时,清丈田亩(他看向龙羽)为公平之本,裁汰苛杂(他看向周文翰)为恤民之策,三者并举,或可标本兼治。”

龙羽眼睛一亮:“合并折银?此议甚妙!确能省却无数中间盘剥!只是折银比例如何定?银钱比价波动,如何确保百姓不因银贵谷贱而受损?”

周文翰也陷入沉思:“折银征收,若能杜绝火耗加征,确是良法。然地方胥吏惯于钻营,新法推行,必有新弊,监督机制至关重要!”

秦思齐点头:“龙兄所虑极是,折银比例需以丰年平价为准,并预留调节余地。周兄所言监督,更是关键。学生以为,可仿古制,令纳税之民户,十户或数户联为一‘甲’,互保税银实数,并得直接赴县衙指定银柜投纳,领取官府钤印收据。胥吏只负责催缴、登记,不经手银钱。再设‘滚单’之法,一户纳毕,单据传至下一户,户户连环,互相监督,胥吏难再从中舞弊!”他结合《大学》“絜矩之道”与《周礼》联保遗意,提出具体方案。

龙羽抚掌:“联保投柜,滚单连环!妙!此策可行!”

周文翰也展颜:“秦兄思虑周详!清丈立本,裁汰纾困,折银疏导,联保防弊!四策连环,层层相扣!此策可成!”

三人越讨论越深入,时有争论,更多是灵感的碰撞与补充。龙羽的务实、周文翰的敏锐、秦思齐的统筹与对制度细节的把握。一个半时辰将尽时,一份条理清晰、对策具体的《清丈田亩、裁汰苛杂、折银征收、联保投柜以均赋税、苏民困疏》纲要已跃然纸上(由周文翰执笔润色)。虽无华丽辞藻,却字字扎实,直指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