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衣锦还乡路
秦思齐这一觉,直睡到次日日上三竿。醒来时,只觉得头痛欲裂,口干舌燥,浑身像是散架了一般。挣扎着坐起身,揉了揉太阳穴,昨晚宴席的喧嚣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稍微清醒后的第一件事,他甚至来不及喝水,便急忙唤来守在外间的堂哥秦思文,问着:“昨晚礼金收了多少?”
秦思文脸上带着兴奋和难以置信的神情,声音都变了调说道:“思齐!了不得了!你猜猜多少?足足一千三百多两!”
秦思齐瞪大了眼睛,差点从床上跳起来:“多少?”睡意和头痛瞬间被这惊人的数字驱散得无影无踪!“一千三百两!没算错?”
秦思文激动地指着墙角。那里已经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盒道:“千真万确!茂才叔连夜清点了三遍!这还不算那些实在的礼品呢!”其中以文房四宝、古籍字画、名贵药材为大宗,这些东西的价值,往往比银两更难估算!
秦思齐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他办这场宴席,本是抱着收支平衡的想法,最多指望能收回几百两成本的礼金,没想到竟如此夸张!这简直比抢钱还快!怪不得都想考上举人。
秦思齐让堂哥拿来账簿,翻看道这里头,赵伯父一人就随了六百两的礼金!说是给贤侄的程仪(路费),助其京试高中!其余的各家,多的几十两,少的也有几两,大多是象征性的随礼,但架不住人多啊!一百多号人,聚沙成塔!
秦思齐看后,这才稍稍释然,但心中的震撼依旧难以平复。
一场宴会,竟能收获如此巨款!这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功名权利二字在世俗社会中的巨大魔力与变现能力。
“穷秀才,富举人。” 这句古老谚语的内涵,他此刻有了深刻体会。秀才或许能换得些许尊重,但真正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的质变,确是从这举人功名开始。
秦思齐很快冷静下来,与秦茂才商议后续:“茂才叔,这些礼金,我留八百两在身边,以备明年春闱入京之需。剩余的五百余两,其中一百两是给您的酒楼费用,其他剩余和这些礼品,绝大部分都托付给您处置。我不日就将回白湖村。同年举人下请贴,您看着礼单回礼就行,以免落下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