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作品

第194章 衣锦还乡路(第2页)

秦茂才吃了一惊:“思齐,酒席叔怎么能收您的钱!还有哪些礼品,您留着自已用,其余下贴的同年举人,叔会帮你应付,必备足厚礼!”

秦思齐摇摇头,劝慰道:“秦茂才不能什么钱都您出,我之后会有许多收入。”在秦思齐的坚持下,秦茂才收下了礼品和银两。,并说明思齐已回乡

原本秦茂才也想跟秦思齐一起回白湖村,光宗耀祖。但眼下秦记酒楼因同窗宴之名而声名大噪,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实在离不开。权衡再三,秦茂才只好安排儿子秦明文,陪同秦思齐回乡祭祖、操办宴席。

回乡行程就此敲定。这一次,光是准备带回乡里分发物资,就足足装满了两架牛车!成匹的结实棉布、大包的粗盐、大量的针线、铁制农具、以及各式各样的饴糖、点心——这些都是乡下庄户人家最实用、最稀缺的好东西。

秦思齐此举,意在普惠乡邻,让族人知道秦思齐没有得志忘本。

堂哥秦思文等人也特意向衙门告了假,一同护送返乡。

一行人辞别武昌,浩浩荡荡踏上归途。从武昌到恩施,山路逶迤,水路交替,舟车劳顿,走了足足半个多月。越是接近恩施县境,熟悉的山水风貌映入眼帘,秦思齐的心情就越是复杂难言,近乡情怯与衣锦还乡的自豪交织在一起。

进入恩施后,秦思齐并未急着回村,而是吩咐众人中奖前往县城。自已则与秦茂山一道,换上那身象征身份的蓝色举人圆领袍,戴上儒巾直奔县衙而去。新科举人回乡,首拜父母官,这是规矩,是礼数,更是彰显身份、为家族争取实际利益的关键一步。

县衙门口的值守衙役一见他那身醒目的蓝袍和身后捧着文书匣、府衙胥吏打扮的秦思文,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飞奔入内通报。不过片刻功夫,衙役带着秦思齐往县令张子谦书房走去,县令脸上满是热情笑容!

而秦茂山也被衙役带到偏房,送上茶水和点心。秦茂山哪有这种待遇过,一个在房里满是享受。

书房内,清茶袅袅。张县令开口道:“贤侄少年高中,名动湖广,真乃我县百年未有之文华盛事!本官亦有脸面!” 一口一个贤侄,拉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