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安家之愿(第2页)
零零总总加起来,土地面积竟接近一百亩!其中上等水田十五亩,中下等田地三十亩,其余五十多亩多为旱地,但也都是耕作多年的熟地。他们的心思显而易见:既是投资,也是讨好,生怕被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举人记恨或日后找麻烦。
对于这些地产,秦思齐暂时没有理会,只是让秦思文仔细登记造册。
当最后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离去,白湖村终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秦思齐只觉得整个人像是被掏空了一般,身心俱疲,恨不得立刻瘫倒在地。
他心中暗想:早知影响力如此恐怖,引得万人空巷,真不该大张旗鼓摆这三日宴席,实在比在武昌应付同年同窗还要累上十倍。
但为了维护“谦和知礼、尊老恤贫”的名声,他不能流露出丝毫的不耐与厌烦。所有的累,都必须藏在春风得意的笑容之下。
他几乎是拖着步子回到了大伯家——自已家因常年无人居住,早已破败不堪,难挡风雨。他谢绝了所有人的打扰,一头栽倒在炕上,甚至连晚饭都没吃,便陷入了昏天黑地的沉睡之中,这一睡,就是整整一天一夜。
休息了两天后,精神才稍稍恢复。这日,母亲刘氏小心翼翼地找到他,脸上带着些许踌躇和期盼,说道:“齐儿,如今你也有了功名,往后回来的时候,总得有个像样的落脚地。咱家那老屋…实在是破旧了。娘想着…是不是能重修一下?也不用太奢华,能遮风挡雨,宽敞明亮些就好。”
秦思齐看着母亲眼中那丝对安稳居所的渴望,毫不犹豫地点头:“娘说的是,是孩儿考虑不周。确实该建新房子了。不过,既然要建,就不能只求遮风挡雨。咱们建个一进的院子吧,有正房、厢房、厨房、柴房,围成个小院,您住着也舒服,将来儿孙回来,也有地方住。”
刘氏一听一进院子,吓了一跳,连连摆手:“那可不敢想!一进院子得花多少银子啊!听说没个四五百两下不来!太贵了!不行不行!”
秦思齐笑着劝慰道:“娘,您别心疼钱。儿子如今是举人,来往的少不了是同窗、甚至官府的人,若是家里太过寒酸,反而让人看轻了。”
放低了声音,带着一丝调侃,“再说,这院子,现在您住,将来可是要留给您孙子、孙女住的。不得建得好些,宽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