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都市怪谈:血色水袖
崔雪梅第一次见到那件戏服是在城南的旧货市场。\齐!盛·小.税_网, .芜!错/内!容?作为民俗文化研究员,她每周都会来这里淘些老物件。那天黄昏,夕阳将摊位的阴影拉得很长,她在一堆破旧衣物中瞥见了一抹惊心动魄的红。
那是一件清末民初样式的戏服,大红缎面上绣着繁复的金线牡丹,水袖边缘己经有些泛黄,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华美。最引人注目的是衣襟处用黑丝线绣着一个小小的"柳"字,针脚细密得几乎与布料融为一体。
"姑娘好眼力。"摊主是个干瘦老头,眼睛浑浊得像蒙了层灰,"这物件可有年头了。"
崔雪梅小心地抚过戏服表面,指尖传来一阵异样的冰凉,仿佛触摸的不是布料,而是一块寒玉。她没在意,继续检查着戏服的细节。领口内衬上有几处暗褐色污渍,像是干涸的血迹,但年代久远,己经与布料同化。
"多少钱?"她问道。
老头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不还价。"
这个价格便宜得可疑。崔雪梅抬头看老头,发现他正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盯着她,嘴角微微抽动,像是在压抑某种情绪。
"这衣服...有什么来历吗?"她试探着问。
老头突然压低声音:"姑娘,我实话告诉你吧,听说是民国初年一个名伶的戏服,那人后来...死得不太平。"他顿了顿,"姑娘要是买了,夜里别穿,也别挂起来,最好锁箱子里。"
崔雪梅笑了笑,只当是商人的营销手段。她付了钱,小心地将戏服叠好放进背包。离开时,她总觉得老头在背后盯着她,目光如有实质地黏在她的背上。
回到家己是晚上九点。崔雪梅的公寓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她将戏服取出,平铺在书桌上仔细端详。在台灯的光线下,金线牡丹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仿佛有生命般随着她的呼吸微微起伏。
她突然觉得口渴,起身去厨房倒水。?看*书¢君~ *庚¢辛/醉_筷\回来时,戏服的水袖位置似乎移动了——原本整齐叠放的两条水袖,现在一条垂在桌边,像是有谁刚刚抬手又放下。
崔雪梅揉了揉眼睛,怀疑是自己记错了。她喝了口水,继续研究戏服。翻开内衬时,一张泛黄的纸条飘落出来。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小字,墨迹己经褪色:
"梦梅泣血,此恨绵绵。若得重来,必不负君。"
字迹娟秀却透着股狠劲,最后一笔几乎划破纸面。崔雪梅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赶紧将纸条放回原处。她决定明天再研究,于是把戏服挂在了卧室的衣架上,准备睡觉。
凌晨三点,崔雪梅被一阵细微的声响惊醒。那声音像是布料摩擦的沙沙声,又像是有人在轻声哼唱。她睁开眼,卧室里一片漆黑,只有窗外路灯的微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上投下一道惨白的光线。
沙沙声来自衣架方向。
崔雪梅僵在床上,不敢动弹。借着那线微光,她看到挂在衣架上的戏服正在无风自动,水袖缓缓飘荡,如同有人穿着它在翩翩起舞。更可怕的是,衣领处微微隆起,仿佛有看不见的头颅支撑着它。
她屏住呼吸,伸手摸向床头灯的开关。就在手指即将触到开关的瞬间,戏服突然静止不动了,就像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灯亮了,衣架上的戏服安静地挂着,与睡前别无二致。崔雪梅长舒一口气,暗笑自己疑神疑鬼。她下床检查戏服,发现内衬里的纸条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