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逸 作品

第三百四十八章:思维陷井3

前世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的李俊,就知道猪肉虽然比不上羊肉,但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比牛肉贵了。苏轼曾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这里苏轼是拿猪肉和羊肉来比较,他还说过:十年京国厌肥羜,日日烝花压红玉。

羜就是出生五个月的小羊,苏轼这句诗词的意思是:他在京城十年,吃腻了羊羔肉。

当然了,李俊觉得苏胖子有点故意炫富的意思,李俊愿意称小苏同志……逼王。

宋朝为了吃羊肉,宁可把豢养战马的牧场都拿来养羊,这也就是宋朝骑兵孱弱的直接原因之一。

宋朝的皇帝还把羊肉当作官员的一种福利,按照品级,每个月发放两只到二十只羊。

宋朝每年发放给官员的羊肉,高达数百万只。

而猪肉在宋朝因为价格比羊肉便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民间所载猪,须从南熏门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止十数人驱逐,无有乱行者。

意思是说:民间宰杀的猪,从南熏门进入京城(开封城),每天到晚间,猪的数量达万头。即使是只有十几个人驱赶,也没有猪群乱走的现象。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老百姓普遍吃猪肉可以说是确定无疑。

所以,许多人认为的:古代的人因为猪肉腥膻而不吃猪肉的观点,是何其的错误,自以为是?……

而小苏同志之所以说猪肉是贱肉,那是站在他自已的高贵身份地位来说。

小苏同志被贬前因为品级高,朝廷每个月都会给他发大量的活羊做褔利,这个时候的小苏同志肯定不稀罕吃猪肉。

但是他被贬后,品级变低了,朝廷发的羊肉不够吃了,于是小苏同志只能买猪肉吃。

苏氏作为名门望族,小苏同志从小就没有经历过苦日子。在他眼里吃猪肉没档次,但是味道凑合。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猪肉就是日常肉类消费的大宗商品了。

北宋末年,羊肉三百文一斤,猪肉二百文钱一斤。

南宋初年因通货膨胀,羊肉九百文钱一斤,猪肉四百文一斤,而同期的牛肉价格却只有一百文。

老百姓没有选择吃更便宜的牛肉,是因为私杀耕牛犯法。

市场上能买到的牛肉,也压根就没有办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