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欢迎光临瓜岛(第2页)
美军士兵们冲进日军的营地,看着那些还没来得及吃完的米饭、罐头和清酒,一个个都乐开了花。一个陆战队员甚至用缴获来的日本饭盒,舀起一勺白花花的日本大米,笑着对旁边的战地记者说:“瞧!天皇陛下亲自给我们送后勤来了!”这句充满着胜利者戏谑的玩笑话,迅速地在部队中传开,成为了瓜岛战役初期,美军士气高昂的一个生动写照。
紧接着,美国海军的“海蜂”工兵部队,立刻接管了机场,开始不分昼夜地进行抢修和扩建。他们知道,这座机场,将是他们在这座“地狱之岛”上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他们以阵亡于中途岛海战的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少校洛夫顿·亨德森的名字,将这座机场命名为——“亨德森机场”。
就在范德格里夫特的陆战队员们还在为占领机场而欢呼,以为胜利已经唾手可得的时候,一场灾难性的、足以让整个美国海军都蒙羞的“晴天霹雳”,却在瓜岛以北那片看似平静的海面上,悄然降临。
为登陆舰队提供空中掩护的弗莱彻上将,打心眼里就对这次“冒险”的行动充满了担忧。他手里的三艘航空母舰,是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后的“宝贝疙瘩”,在中途岛刚刚侥幸赢了一把,可不能再出任何闪失了。他觉得,航母编队在敌人的岸基航空兵攻击范围之内停留的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于是,在登陆行动开始后不久,他就一个劲儿地向两栖部队司令特纳少将抱怨,说自己的战斗机损失不小,油料也快耗尽了,必须尽快撤离这片危险的海域。弗莱彻的这个决定,从纯粹保护海军核心资产的角度看,或许是“理性”和“谨慎”的,符合海军的作战条令。但对于那些刚刚踏上瓜岛、即将面临血战的陆战队员们来说,这无异于一种背叛。这场看似理性的撤退,也在海军和陆战队这两个向来就有点“面和心不和”的军种之间,埋下了一颗更深的不信任的种子,一种“关键时刻,海军靠不住”的怨气,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笼罩在陆战队的心头。
最终,在8月8日傍晚,弗莱彻不顾特纳的强烈反对,以“需要加油和补充飞机”为由,下令他指挥的三艘航空母舰,掉头向南,撤出了瓜岛海域。
弗莱彻这一走,等于把特纳指挥下的那些行动迟缓的运输船和负责护航的巡洋舰、驱逐舰编队,赤裸裸地暴露在了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彻底失去了空中掩护!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拉包尔基地南下的、由三川军一海军中将指挥的日本第八舰队主力(包括5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正像一群黑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向着瓜岛海域高速扑来!三川这个老狐狸,是个经验极其丰富的“夜战专家”,他知道,白天跟美国人的飞机硬碰硬,占不到便宜,但到了晚上,就是他们日本海军的天下了!
8月8日深夜到9日凌晨,瓜岛以北、萨沃岛附近的海面上,伸手不见五指。负责警戒的美澳联合巡洋舰编队,在经历了白天紧张的防空作战之后,普遍放松了警惕。很多军舰甚至都没有进入最高战备状态,雷达(当时还不太完善,而且操作员也缺乏经验)也没有进行持续的搜索,前哨的驱逐舰离主力编队也太远,整个警戒体系形同虚设。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死神,正在黑暗中向他们悄然逼近。
凌晨1点30分左右,三川的舰队,排着单纵队,悄无声息地从担任警戒任务的美军驱逐舰“蓝”号和“拉尔夫·塔尔博特”号之间那巨大的空隙中,穿了过去!美军的两艘驱逐舰,竟然毫无察觉!紧接着,这支幽灵般的舰队,兵分两路,像两把锋利的蟹钳,分别从萨沃岛的两侧,包抄向正在那儿巡逻的盟军巡洋舰编队。
战斗,在一瞬间爆发!日军的飞机率先投下照明弹,将漆黑的海面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日军的重巡洋舰(如“鸟海”号、“青叶”号等)上那203毫米的主炮和威力巨大的“长矛”氧气鱼雷,就对着那些还在睡梦中、惊慌失措的盟军军舰,发出了致命的怒吼!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一边倒”的屠杀!
澳大利亚重巡洋舰“堪培拉”号,在战斗开始的几分钟之内,就被日军的炮弹和鱼雷接连命中,燃起大火,彻底失去了动力,最终被迫由己方驱逐舰自行击沉。
美国重巡洋舰“芝加哥”号的舰首,也被一枚鱼雷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虽然侥幸逃脱,但也身负重伤。
而负责掩护北边通道的三艘美国重巡洋舰——“阿斯托里亚”号、“昆西”号和“文森斯”号——的命运,则更加悲惨。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日军巡洋舰编队的集中“点名”!在日军精准而又猛烈的炮火和鱼雷攻击下,这三艘万吨级的重巡洋舰,在短短的半个多小时之内,就相继被炸成了燃烧的“海上火炬”,带着数千名官兵的生命,一艘接一艘地沉入了萨沃岛附近那片后来被称为“铁底湾”的、充满了舰船残骸的死亡海域。美军巡洋舰编队的指挥官,在“文森斯”号上的里夫科尔上校,也在战斗中英勇阵亡。
三川军一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之后,考虑到自己的舰队也已经连续作战,弹药消耗不小,而且天也快亮了,担心遭到美军(特别是他不知道已经撤离的航母)的空中反击,于是下令舰队见好就收,全速撤离。他错失了一个乘胜追击、彻底摧毁海面上那些手无寸铁的美军运输船队的绝佳机会,这也成了他后来备受争议的一个决策。
但无论如何,萨沃岛海战,以盟军的灾难性惨败而告终。这是美国海军自建军以来,在水面舰艇交战中,所遭受的最惨重、也最耻辱的一次失败!“铁底湾”,这个名字,将永远成为美国海军心中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疤。但这场血的教训,也像一针最猛的清醒剂,狠狠地扎醒了美国海军。他们开始痛定思痛,彻底改革夜战战术,大力推广雷达在实战中的运用,并重新编写了舰队协同作战的条令。正是这在萨沃岛用数千官兵的生命换来的宝贵学费,才使得美国海军在后来的莱特湾海战等大规模夜战中,能够反过来将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这又是后话了。
这场海战的直接后果,是灾难性的。第二天一早,两栖部队司令特纳少将,看着海面上那些燃烧的军舰残骸和萨沃岛方向传来的噩耗,知道,再不跑路,他手底下那些宝贵的运输船,就将成为日本人下一顿的“美餐”了。于是,他不顾岸上陆战队的死活,下令所有运输船,立刻停止卸载作业(当时还有近一半的重装备、弹药和给养没有卸下来),全速撤离瓜岛海域!
这一下,可把范德格里夫特和那一万多名刚刚在岛上站稳脚跟的海军陆战队员们,给彻底坑惨了!他们一下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没有了海军的舰炮支援,没有了航空母舰的空中掩护,更没有了后续的补给和援兵!他们手里,只有刚刚卸下来的、数量有限的弹药、粮食和重装备,要面对的,却是日本人即将到来的、源源不断的疯狂反扑。他们就像一群被遗弃在“地狱之岛”上的孤儿,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为生存而战。
萨沃岛海战的“辉煌胜利”,让远在拉包尔的日本第17军(负责整个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地区的作战)司令部,又一次犯了“胜利病”。他们错误地判断,瓜岛上的美军不过是一支规模不大的“侦察部队”,在失去了海军的支援之后,肯定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