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谎言之盾(第3页)
最终,普约尔的惊人才华,被英国人发现了。1942年,他被秘密接到了伦敦,军情五处正式接管了他。因为他那高超的“演技”,他的上线,一位名叫汤米·哈里斯的军情五处官员,给他取了一个新的、日后将名垂青史的代号——“嘉宝”,以致敬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演员,葛丽泰·嘉宝。
从此,在哈里斯的指导下,“嘉宝”和他那27个“幽灵”下线,开始为盟军,上演最关键的一出大戏。他们发送的情报,真假参半,不断地巩固着自己在德国人心中的信誉。比如,他曾悲痛地报告,他手下一位在利物浦的“下线”,因病去世。他甚至还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小小的讣告。德国人对此深信不疑,还成功地说服他们,为这位虚构间谍的“遗孀”,支付了一笔抚恤金。
由于“嘉宝”的情报网络“产出”实在是太惊人了,德国情报部门每天忙于处理和分析他发回的信息,甚至都放弃了再向英国派遣其他间谍的打算。他一个人,就垄断了德国在英国的全部情报来源。
在诺曼底登陆前后,“嘉宝”的作用,达到了神一般的顶峰。他发送了海量的电报,不断地强化fusAg在英格兰东南部集结,准备进攻加莱的假象。
为了维护他的信誉,盟军策划了一步险棋:让“嘉宝”在d日凌晨,向德国人“预告”诺曼底的登陆行动,但要确保这条情报,在送达时,已经为时已晚,无法改变任何事。
6月6日凌晨3点,“嘉宝”向他在德国的无线电操作员发报,说有紧急情报。但对方,居然因为不是正常工作时间,没有按时守在电台前!直到早上8点,德军在法国的司令部,才收到了这条“紧急情报”。普约尔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无线电,对他的德国上线大发雷霆,痛斥他们的疏忽大意,并表示“如果不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在奋斗,我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次“失误”,反而让德国人对他的忠诚和情报的准确性,更加深信不疑。他们觉得,是自己的失职,才错过了这条宝贵的情报,内心充满了愧疚。
而“嘉宝”的巅峰之作,是在d日之后的6月9日。当时,德军高层对诺曼底的登陆规模,感到非常困惑。就在这时,“嘉宝”发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封电报。
他向德国最高统帅部报告,他与他的整个间谍网络,经过多方核实,确认:盟军在英国本土,仍有75个师(实际上当时只有约50个)的庞大兵力!由巴顿将军指挥的fusAg主力部队,根本未动!因此,诺曼底的登陆,显然,仅仅是一次大规模的、具有欺骗性的佯攻!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吸引德军的宝贵预备队南下,为主力部队在加莱的、真正的登陆,创造条件!
这份情报,最终被送到了希特勒本人的办公桌上,并被他完全采信。
它完美地解释了德军指挥官们心中所有的困惑,并迎合了他们对“主攻方向必在加莱”的预判。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德军最精锐的第15集团军,包括两个强大的装甲师和19个步兵师,被这封电报,死死地钉在了加莱地区,苦苦地等待着那支永远也不会到来的盟军“主力”。隆美尔将部队调往诺曼底的请求,被希特勒断然拒绝。甚至在诺曼底登陆后整整两个月,加莱地区的德军兵力,不减反增。
胡安·普约尔·加西亚,这位曾经的养鸡场主,凭借着他惊人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表演天赋,成功地扮演了“完美的间谍”。他不仅是欺骗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整个“坚韧行动”的叙事者。他为德国人,提供了一个他们最愿意相信的、能够解释一切矛盾现象的、合乎逻辑的故事,从而利用了他们最根本的认知偏见。
因为他这卓越到无法形容的贡献,他成为了二战中,极少数同时获得了交战双方最高勋章的人——德国人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授予他铁十字勋章;而英国人,则授予他大英帝国员佐勋章。而德国人一直到战争结束都不知道他是英国间谍。
他的故事,是理想主义、智慧和勇气的非凡结合,也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篇章之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就是天气。
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需要一系列近乎苛刻的、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协同作用。
月光:空降部队需要在夜间行动,以便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空降到敌后,夺取关键的桥梁和路口。这就需要有月光照明,满月是最佳选择。
潮汐:海军需要在退潮时,将登陆部队送上岸,这样,工兵们才能看清并清除德军在潮间带设置的那些致命的水下障碍物。但部队登陆后,又需要潮水尽快上涨,以便缩短他们在开阔的海滩上暴露的时间,并让后续的登陆艇,能够直接冲上岸,卸下坦克和装备。这意味着,登陆,必须在黎明前的低潮时分开始。
天气:海面必须相对平静,风力不能过大,否则登陆艇会倾覆。天空必须晴朗,云层不能太低,以便成千上万架的轰炸机和战斗机,能够找到目标,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
将所有这些条件——月相、潮汐、天气——综合起来,1944年6月的理想登陆窗口,只有寥寥几天:5日、6日和7日。
盟军最高总司令,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最初将d日(登陆日),定在了6月5日。
然而,就在几十万大军整装待发、已经登船之际,大自然,却跟所有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6月4日,一场猛烈的、几十年不遇的风暴,席卷了英吉利海峡。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在这样的天气下发动登陆,无异于一场自杀式的灾难。
艾森豪威尔,面临着他一生中,最艰难、最孤独的抉择。
推迟行动?这意味着,几十万已经挤在拥挤、颠簸的船舱里的士兵,要在海上多待24小时。他们的士气和体力,都将受到严重影响,晕船会让他们丧失战斗力。更重要的是,保密的风险,会急剧增加。如果错过6月的这个窗口,下一次理想的潮汐和月相,就要等到两个星期以后,而届时的天气,同样无法保证。
决策的全部重担,最终都落在了盟军的首席气象官,一位名叫詹姆斯·斯塔格的英国皇家空军上校的肩上。
斯塔格和他手下那支由英国、美国、加拿大三方气象专家组成的团队,承受着凡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他们的数据来源极其有限,只能依靠少数几艘冒着生命危险,在大西洋上收集数据的气象船和飞机,发回的零星报告。
在6月4日晚那场决定命运的会议上,当窗外依旧是狂风暴雨时,斯塔格向艾森豪威尔和所有高级将领,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冒险的预测:风暴,将在当晚达到顶峰。随后,将会有一个短暂的、大约36小时的好转期。6月6日凌晨的天气,虽然不会完美,但将是“可以接受”的。
在南威克庄园的司令部里,艾森豪威尔沉思良久,最终做出了决定:“好的,我们行动。”。整个战争的命运,就这样押在了一次天气预报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场坏天气,让德国人彻底放松了警惕。他们的气象学家预测风暴将持续数周,因此许多德军高级指挥官离开了岗位,隆美尔甚至回到了德国为妻子庆祝生日。当盟军的舰队在6月5日晚迎着依然汹涌的海浪启航时,他们正驶向一个因天气而毫无防备的敌人。
于是1944年6月6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诺曼底登陆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