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20集:传承中的变革(第2页)

\"苏总,这是下周的会议议程。\"助理将打印好的文件放在苏明远桌上。他习惯性地翻开,却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关于启用okr管理体系的试行方案\",后面附着苏晨绘制的思维导图,密密麻麻标注着\"用户增长黑客敏捷开发\"等术语。

那天下午,苏明远第一次走进创新实验室。他看见苏晨正戴着vr眼镜\"巡视\"虚拟仓库,苏晓则对着一块电子白板讲解\"私域流量池\"的搭建逻辑。一个扎着脏辫的年轻人突然站起来:\"苏董,我们正在测试Ai客服系统,您要不要体验下被机器人接待的感觉?\"

苏明远看着年轻人眼中毫无顾忌的兴奋,想起自己年轻时在酒桌上陪笑的谨小慎微。他接过平板电脑,屏幕上的Ai客服正用流利的普通话询问:\"苏先生,请问您想了解哪方面的业务?\"那一刻,他忽然明白,父亲放手的不是权力,而是对旧时代的执念。

第三章碰撞与融合

变革的阵痛在季度考核时集中爆发。老销售总监拍着桌子冲进苏晓的办公室:\"苏总!你这个'直播带货'的方案根本行不通!我们跟了三年的欧洲客户,差点被你一场直播搅黄了!\"苏晓按下内心的火气,调出后台数据:\"王总监,那场直播吸引了23万年轻观众,其中35%转化为品牌粉丝,虽然暂时没促成大单,但为我们建立了年轻化的品牌认知。\"

\"认知能当饭吃吗?\"老总监气得胡子发抖,\"下个月的欧洲展会,你要是不让我按老规矩带礼品去拜访,这单我不保!\"

类似的冲突在各个部门上演。财务总监质疑创新部的预算\"像撒钱\",生产部经理抱怨\"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打乱了流水线。苏明远坐在办公室里,听着楼下传来的争吵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场景像极了当年父亲处理改革派与保守派矛盾时的样子。

他没有立刻介入,而是拨通了苏晓的电话:\"晚上回家吃饭,你奶奶炖了汤。\"

饭桌上,苏明辉看着孙女紧锁的眉头,夹了一筷子笋干:\"碰到钉子了?\"

苏晓点点头,将白天的争执说了出来。老人放下筷子,擦了擦嘴:\"你爷爷当年要建第一条生产线时,老伙计们也说'手工锻造才是根本'。后来呢?机器锻打的零件又快又准,那些坚持手工的,要么进了博物馆,要么进了破产清算组。\"

苏明远接着说:\"但机器也需要润滑油。晓儿,老同志们的经验是宝贵的,他们不是反对变革,是害怕被时代抛弃。\"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名单,\"这是我整理的老员工技能图谱,你看看哪些人可以转型做用户体验顾问,哪些适合带新人。\"

苏晓看着名单上熟悉的名字,忽然明白父亲的用意。几天后,她宣布成立\"新老传承工作坊\",让老销售带着年轻人跑市场,让技术骨干给创新团队讲工艺原理。当那个曾拍桌子的老总监,手把手教实习生如何用短视频展示产品细节时,苏晓在监控屏前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