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企业文化,雏形建立(第2页)
看到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秦奋心中稍定。他知道,管理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习惯和利益,没有核心团队的理解和支持,是很难推行下去的。
“好,既然大家都认识到了管理升级的重要性,那我们接下来就具体讨论一下怎么做。”秦奋拿起桌上的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开始勾勒,“我初步设想,未来的星辰机械厂,将设立三大核心板块:生产运营、技术与质量、经营管理。”
他指着草图解释道:
“生产运营板块,由建军哥你来总负责。、设备动力科。”
王建军听得连连点头,这个划分比较清晰,也符合目前厂里的实际情况。
“技术与质量板块,由孙工你来牵头。出出主意,主要负责新产品的研发、现有产品的技术改进、工艺流程的优化以及技术资料的管理。质量检验部,由李卫东具体负责,建立从原材料入库、生产过程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质量检验和控制体系,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严把质量关。”
孙建国和李卫东、钱保国都郑重地点了点头。这正是他们所擅长和关注的领域。
“经营管理板块,由周姐你来负责。成本核算、资金管理、账务处理等;采购科由小虎协助你,负责原材料、零部件、辅料的采购,要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和比价采购制度,严控采购成本;销售科也由小虎主抓,负责市场开拓、订单承接、客户关系维护和售后服务;行政人事科则负责后勤保障、档案管理、员工招聘、培训、考勤和初步的绩效考核方案制定。”
周雅芳和刘小虎听完,都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也充满了干劲。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秦奋强调道,“具体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管理制度,都需要我们接下来花大力气去研究、去制定、去完善。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都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所负责的板块和部门,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建立哪些制度,应该怎么去管。”“这项工作,我称之为‘星辰厂管理升级1.0版’。”秦奋看着众人,眼神坚定,“这会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可能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要查阅资料,要学习借鉴,要反复讨论,甚至要争得面红耳赤。但我们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因为这是我们星辰厂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的关键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星辰机械厂的核心管理层几乎都投入到了这场“管理升级1.0版”的创建工作中。秦奋的办公室成了临时的“作战指挥室”,墙上挂满了各种流程图和组织架构草案。
白天,大家各司其职,处理日常工作;晚上,则聚集在会议室,点灯熬油,讨论方案。
周雅芳凭借其在国营单位积累的经验,并结合秦奋提出的一些超前理念,在财务制度、人事制度、采购流程等方面,很快就拿出了初步的草案。她提议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的会计核算流程、透明的采购招标比价程序,以及基于岗位职责和工作量的初步绩效考核办法。
王建军则和生产一部、二部的几个骨干,以及高建华一起,反复琢磨生产流程的优化。他们将“星辰一号A型”工具机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上百个工序,明确每个工序的标准工时、质量要求、责任人,以及上下工序的衔接规范。精密模具车间也制定了从接单、设计、编程、加工、钳修到试模的标准化流程。
孙建国、李卫东和钱保国则一头扎进了技术标准和质量体系的建设中。他们参考国内外的一些行业标准,结合星辰厂产品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原材料检验规范》、《零部件加工质量标准》、《整机性能测试规程》、《不合格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钱保国还提议建立技术档案库,将所有的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技术改进方案都进行系统化管理。
刘小虎则忙着梳理现有的客户资料,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并开始着手制定更具操作性的销售提成方案和售后服务流程。他还主动请缨,参与到采购制度的制定中,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谈判技巧,为厂里争取到更优惠的采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