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市场巨变,秦奋的先见之明!
1994年的新年钟声刚刚敲响,神州大地尚沉浸在节日的余温之中,星辰厂的各个生产基地却已是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莞城,星辰精密模具公司的厂房内,一台台从德国、瑞士引进的崭新加工中心正以极高的精度切割着钢材,火花飞溅中,一副副精密模具的雏形渐渐显现,它们即将被送往珠三角地区的各大电子厂和家电厂,成为“中国制造”浪潮中的重要一环。蓉城,星辰机械(蓉城)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们,正在李卫国的带领下,对从本地老国企接收过来的旧设备进行大刀阔斧的技术改造,秦奋亲自设计的几款针对西南地区矿山、冶金企业需求的特种设备零部件,也开始投入试生产。廊州总部,秦奋的办公室里,巨大的全国地图上,除了已经用红色五角星标记的廊州、昆山、莞城、蓉城四个点之外,秦奋的目光,正聚焦在地图中部的广阔区域——中原大地。
“‘四轮驱动’的格局初步形成,南北呼应,东西联动,这为我们星辰厂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奋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最终停在了豫省的省会——郑州的位置。
“但是,我们的全国网络,还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支点,那就是中原地区。”秦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他面前,是星辰厂的核心决策层:高总工程师、郑厂长、苏晚晴,以及刚刚从莞城和蓉城述职归来的张建军和李卫国。
“中原地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棋局中,其战略地位同样举足轻重。”秦奋继续阐述着他的思路,“这里人口稠密,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农业、矿业、以及一些传统工业基础雄厚。我们星辰厂如果能在这里成功落子,不仅能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全国销售和服务网络,更能深入挖掘内陆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我们的产品找到新的增长点。”
“秦厂长的意思是,我们要在中原地区建立第五个生产基地?”高总工程师扶了扶眼镜,问道。他对于秦奋这种近乎“疯狂”的扩张速度,已经从最初的震惊,逐渐转变为一种夹杂着敬佩的习惯。这位年轻的厂长,似乎总有使不完的精力,和层出不穷的战略构想。
“没错。”秦奋肯定地点了点头,“而且,这个基地,要有其独特的定位和使命。”
【系统提示:中原地区农业基础雄厚,粮食产量占全国重要比重。同时,该区域煤炭、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有一定基础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设备更新换代需求迫切。交通方面,以郑州为中心的铁路、公路网络发达,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区域市场分析模块建议:星辰厂在中原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可重点关注以下领域:1.高效节能型农业机械及其关键零部件;2.矿山、冶金行业专用设备及技术改造服务;3.为当地传统工业企业提供自动化升级解决方案。】
系统的分析,再次印证了秦奋的判断。
“我初步的设想是,将中原基地打造成我们星辰厂在农业机械和矿山设备领域的重要生产和研发中心。”秦奋说道,“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原地区更是我国的‘粮仓’。但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高,高端农机具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我们星辰厂在精密制造和自动化控制方面有技术积累,完全可以研发生产出适合中国国情、性价比高的新型农业机械,比如联合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精准播种机等等。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