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03章 市场巨变,秦奋的先见之明!(第2页)

听到这里,郑厂长眼睛一亮。他早年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秦厂长这个想法好啊!咱们国家人多地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如果我们星辰厂能在这方面做出贡献,那意义可就大了去了!”

“至于矿山设备,”秦奋继续道,“中原地区,特别是晋省、豫省,煤炭资源丰富。我们现有的精密加工能力,可以为大型矿山机械提供高品质的液压件、传动件等核心零部件。同时,我们也可以针对当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自动化改造需求,提供成套的技术解决方案。”

“战略方向是好的,但具体的选址,以及如何打开市场,还需要仔细斟酌。”苏晚晴提出了实际问题,“中原地区虽然市场潜力大,但竞争也同样激烈,尤其是那些老牌的国有农机厂和矿山机械厂,虽然机制可能僵化,但毕竟根基深厚,地方保护主义也可能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晚晴说得有道理。”秦奋微微颔首,“所以,中原基地的选址,至关重要。我倾向于选择郑州。”

他指着地图上的郑州:“郑州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京广线和陇海线在此交汇,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便于我们的产品辐射整个中原乃至更广阔的区域。其次,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人才相对集中,政策环境也相对较好。而且,据我了解,郑州周边也有一些机械加工和零部件配套的基础。”

“至于市场开拓,”秦奋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微笑,“我们星辰厂的产品,向来以质量和技术领先著称。我相信,只要我们的产品过硬,价格合理,服务到位,就不怕没有市场。当然,前期的市场调研和渠道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甚至可以考虑,与当地一些有实力、有信誉的经销商合作,或者采取并购、合资等方式,快速切入市场。”

“秦厂长,如果要在郑州建厂,投资规模大概需要多少?由谁来负责这个项目呢?”张建军问道,他刚刚在莞城打下了一片天地,对这种开疆拓土的事情,显然也很有兴趣。

秦奋沉吟片刻:“中原基地的摊子,初期不必铺得太大,但起点一定要高。我计划初期投资六百万元,重点引进几条柔性生产线,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类型农机和矿山设备零部件的生产需求。同时,要建立一个专门针对这两个领域的应用研发团队,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

“至于负责人选……”秦奋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终落在一个相对年轻的面孔上。那是星辰厂技术科的一位骨干工程师,名叫王振华,三十出?头,为人踏实肯干,技术功底扎实,而且是豫省人,对家乡的情况比较了解。

“王振华!”秦奋点名道。

王振华显然没想到厂长会突然点到自己,愣了一下,随即站直了身体:“到!秦厂长!”

“你愿意接受挑战,去家乡开创一番事业吗?”秦奋的目光带着鼓励和期许。

王振华的脸瞬间涨红了,激动地说道:“秦厂长!我愿意!只要厂里信得过我,我一定鞠躬尽瘁,把中原基地建好!”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好!”秦奋满意地点点头,“我给你配齐人马,资金、技术、设备,厂里都会全力支持。你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星辰的旗帜,插遍中原大地!”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秦奋这种不拘一格、大胆启用年轻人的魄力,再次赢得了大家的敬佩。

接下来的日子,星辰厂再次掀起了新的建设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