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企业年会,展望九零
窗外已是腊梅初绽,年关将近。红星厂在老造船厂的厂区里,正准备迎接迁址扩建后的第一次大型全体职工年终大会。大会的场地设在新修缮、面积最大的第三车间,生产线被暂时清空,工人们用红纸剪的窗花、写着喜庆对联的横幅将车间装点得格外有年味。主席台上挂着一条巨大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继往开来,共创辉煌——红星农机厂一九八九年度总结表彰暨一九九零年展望大会”。尽管天气寒冷,可每个红星厂工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光彩,空气中漂浮着饭菜的香气和即将分发年货的喜悦。
自从搬到新厂区,一切好像都按下了“快进键”。崭新的厂房、更先进的设备、整洁的环境、按时发放甚至远超周边水平的工资和奖金,特别是厂里那台昂贵的“洋机器”——电脑的到来,都让工人们觉得自豪和振奋。他们深信,跟着秦厂长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上午九点整,大会正式开始。主持人是厂办公室主任,声音洪亮,充满激情。简短的开场白后,首先请出了厂党官员、副厂长王奎山同志讲话。
王奎山书记精神饱满,站在台上朗声道:“同志们,乡亲们!一九八九年,对于我们红星农机厂来说,是极不平凡、充满挑战、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他用简练朴实的语言回顾了过去一年的不易:从老厂的困境搬迁,到新厂的建设投产;从物价闯关时期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到克服困难保障生产;从成功研发hs系列高性能工程塑料,打破日岛垄断,到拿到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产品首次直接走向国际市场。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更离不开全体红星厂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努力拼搏!”王奎山书记说到激动处,挥舞了一下手臂,“特别是我们秦奋秦厂长!他用他的智慧、他的胆识、他的技术,带领我们红星厂从濒临破产的边缘,一跃成为了全县、全市的排头兵!他是我们红星厂的定海神针,是我们前进方向的指路人!”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许多人喊着“秦厂长好!”、“秦厂长英明!”。秦奋坐在主席台下第一排,微笑着向大家致意,心里却远没有表面这般轻松。他知道,王书记说的都只是表象,真正的挑战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接下来是财务科长老王作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数字令人振奋:1989年,红星厂实现总产值人民币1200万元,销售收入人民币1150万元,实现利润人民币350万元,上缴国家税收人民币50万元,创汇美元80万元!
这些数字在当时的凤栖县乃至整个凤栖市都是一个奇迹!去年同期,红星农机厂还是个靠借贷发工资、产值不足百万的烂摊子。短短一年时间,在秦奋的带领下,产值翻了十几倍,利润率高得吓人,还拿到了宝贵的外汇!
王科长特别提到了去年下半年电风扇和hs系列塑料在国际市场上的热销,以及厂里自主研发的注塑机、双螺杆挤出机等关键设备的巨大价值,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同志们!根据厂委会研究决定,今年我们厂将拿出利润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改善职工生活,增加集体福利!”王财务科长宣布了下一项议程,现场气氛瞬间达到高潮。
“首先,今年的年终奖金,按照个人全年工资总额的15%发放!在保证工资全额发放的基础上,额外再发15%!”
“噢——!”台下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有人激动得跳了起来。15%!这相当于一个多月的工资了!在许多单位连工资都发不全的年代,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静一静,静一静!”王财务科长笑眯眯地压了压手,“这只是第一项!第二项,厂里决定明年再盖50套职工宿舍!分给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
“好!秦厂长万岁!”呼喊声此起彼伏,许多年轻工人,特别是刚结婚或者快要结婚的,眼睛都亮了。住房问题是他们最大的痛点,厂里能解决这个,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第三项,今年春节,除了鱼肉蔬菜等年货,厂里还特别给大家准备了过年衣料,每人两套!”
“第四项,从明年一月开始,改善食堂伙食,增加肉蛋供应,保证大家吃饱吃好,有力气为厂里多做贡献!”
“第五项,厂里专门成立职工子女助学金,从小学到大学,只要成绩优秀,都有奖励!”
……
一项项福利和奖励宣布下来,整个生产车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工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和对秦奋的感激与爱戴。他们许多人以前在老厂过得紧巴巴,甚至担心下个月有没有饭吃,现在不仅工资高,福利好,还能住进新房,孩子读书也有了盼头。这是他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