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11章 标准化生产,质量的基石!(第2页)

“sop”,一个全新的名词,让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有些发懵。

徐致远却激动地挺直了腰背,这个词,他在秦奋给的一些未来管理学的资料中看到过,这正是他梦寐以求想要推行的东西!

秦奋看着众人的表情,解释道:“什么叫标准作业指导书?很简单!就是要把王小虎的‘快’和张振发的‘准’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最优的加工流程。把三班的‘默契’,变成一套看得见、学得会的协同规范。以后,我们远风的任何一个车工,都要按照这套标准来操作;任何一个班组,都要按照这套规范来协同!”

“我们要让一个新工人,通过学习sop,三个月就能达到熟练工的水平,一年就能接近技术尖子的水平!我们要让优秀,成为一种可以复制的能力!这,就是我们质量的基石!”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把老师傅的绝活儿写成书,让所有人都能学?这想法太大胆,也太颠覆了!

生产制造中心的总监孙国华皱起了眉头,他性子直,忍不住开口:“秦董,这个想法是好。但有些东西,真不是纸上能写出来的。老师傅听声音就知道机器有没有问题,摸一下就知道零件的温度对不对,这怎么写?写‘凭感觉’?”

“问得好!”秦芬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所以,我们不能只用笔来写。我们要用现代化的工具!高速摄像机,把冠军的每一个动作都拍下来,一帧一帧地分析!传感器,去测量他们操作时零件的温度、机器的振动频率!扭矩扳手,去量化他们拧螺丝的力道!”

“所谓的‘感觉’,本质上都是物理数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经验数据化,再把数据标准化!把老师傅脑子里的隐性知识,变成公司档案柜里的显性财富!”

这番话,彻底颠覆了孙国华这些老生产人的认知。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这件事,由徐致远牵头总负责,巧玲,你们质量部要深度参与,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对每一个标准进行审核。大柱,你们技术部要提供技术支持,分析工艺原理。国华,你们生产部要全力配合,组织人员学习和推行!”秦奋迅速分派任务。

“是!”四人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使命感。会议第二天,标准化生产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整个远风产业园。

“王牌车工”的并列冠军,王小虎和张振发,成了最先被“解剖”的对象。

一间临时的“标准分析室”里,一台崭新的高精度车床旁,架起了两台摄像机。技术研发中心的赵援朝带着几个大学生,手里拿着秒表和记录本,像拍电影一样记录着两位冠军的每一个操作细节。

起初,张振发老师傅还有些不自在,嘀咕着:“我这手艺,还能被你们这些娃娃用机器看穿了?”

但当赵援朝将高速摄像机拍下的他更换刀具的慢动作视频,在电视上播放出来时,他自己都惊呆了。视频中,他的手腕在接触刀架前有一个微不可查的停顿和角度调整,正是这个小动作,让刀具的安装既快又稳,精度奇高。

“张师傅,您看,就是这个动作!我们测量了,您的手腕提前转了15度,手指发力的顺序是……我们把这个动作命名为‘张氏预定位换刀法’,已经写入sop初稿了!”赵援朝兴奋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