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扛把子 (第3页)
“他们在看我们。”穆罕默德凑过来说,声音压得很低。
阿弩抬头,看见明军的将领们站在土坡上,正往这边望。陈子龙背着手,手里把玩着个玉佩,脸上没什么表情,可阿弩总觉得,他的眼睛像在掂量一堆货物——哪些能用,哪些没用。
远处的炮声又响了,这次是轰击日军的粮仓。黑烟滚滚的,粮食烧焦的糊味顺着风飘过来,呛得人直咳嗽。日军的溃兵从粮仓里跑出来,刚到门口就被明军的骑兵截住,马刀挥起来,像切西瓜似的,血溅在烧焦的粮袋上,红得发黑。
藩属国的将官们都沉默了。阿弩看见马六甲的穆罕默德在偷偷抹眼泪,大概是想起了自己的士兵。他的士兵们此刻正缩在后面,没人敢往前凑,有个年轻的占城士兵甚至吐了,蹲在地上直哆嗦。
“这就是差距。”披耶·颂猜突然开口,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我们的象兵,他们的铁骑;我们的竹枪,他们的火炮;我们的藤甲,他们的铁甲……”他没再说下去,只是从怀里掏出个小佛像,双手合十,嘴唇念念有词。
阿弩想起出发时,船队经过占城国的港口,父亲带着文武百官在码头上送行,鼓乐喧天的。那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去建功立业的,跟着天朝上国打仗,回来总能捞个爵位。可现在他才明白,他们不是来打仗的,是来看戏的——看大明军队怎么像碾蚂蚁似的,把那些他们曾觉得厉害的日军踩在脚下。
明军的号角又响了,这次是进攻的信号。
阿弩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他的藤甲在阳光下依旧斑驳,可他突然不想再看了。那些明军士兵正列队前进,黑色的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每一步都踏在他的心上。
他想起父亲说的“看清楚他们怎么打仗”,现在他看清了。不是象兵的嘶吼,不是弓箭的呼啸,是铁与火的轰鸣,是整齐划一的步伐,是哪怕流着血也不后退的眼神。
占城国的玉牌还在手里,冰凉的。阿弩握紧了它,指节发白。他知道,从今天起,有些东西不一样了。那些曾让他骄傲的象兵,那些他以为坚固的藤甲,都成了笑话。
海风又吹过来,带着硝烟的味。远处的“明”字旗在夕阳下红得像血,阿弩望着那面旗,突然觉得膝盖有点软——不是害怕,是服气。像山脚下的草,终于明白自己永远长不成山。
明军的炮声还在响,一声比一声远,像是在敲钟,宣告着什么。阿弩抬起头,看见藩属国的将官们都站了起来,没人说话,可眼神里的东西是一样的——那点不服气早就被刚才的炮声炸没了,剩下的只有敬畏,像对神明的敬畏。
他突然想,父亲让他看清楚,大概不只是看怎么打仗。
是看清楚,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什么是该抬头仰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