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集:《无人机物流的伦理飞行禁区》(第2页)
陈默的钢笔在文件夹边缘顿了顿:“速达的王总会炸的,他们刚花三百万升级了全景拍摄系统。”
“那就让他看看这个。”林砚秋调出后台数据,屏幕上跳出速达公司近三个月的违规记录:一百二十七次未经报备的航线变更,三十七次夜间噪音超标,还有九次被居民拍到摄像头对着窗户。最触目惊心的是上周三,一架无人机为抄近路横穿医院急救通道,逼停了正在转运心梗病人的救护车。
监管中心的时钟指向七点整,环形屏幕突然泛起涟漪般的波动。所有进入居民区空域的无人机信号同时变成黄色,螺旋桨转速自动下调30%,降噪装置发出轻微的嗡鸣。林砚秋看着那些银点温顺地绕开亮着灯的窗户,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抽气声。
小张正盯着实时监控画面:“速达的712号机……它在医院上空盘旋。”
屏幕上,那架印着红色logo的无人机悬停在妇产科病房窗外,摄像头正对着某扇打开的窗户。林砚秋立刻切换到内部通讯频道,王总的大嗓门带着酒气冲出来:“不就是多飞三分钟吗?你们新规管天管地还管我送货快?”
“那间病房里有早产婴儿。”林砚秋的声音很轻,却让通讯频道瞬间安静,“你螺旋桨的噪音会让他们血氧下降。”她调出病房的监控画面——那是医院主动接入监管系统的特殊权限,三个保温箱里的婴儿正不安地扭动,监护仪上的血氧曲线随着无人机的每一次震动微微下滑。
无人机突然开始下降,摄像头转向天空。王总的声音低了八度:“知道了。”
中午的说明会开得像场混战。家长们举着打印出来的飞行路线图,红色马克笔圈出无人机经过教室窗口的精确时间;医院代表带来分贝检测仪,现场播放无人机在病房外录制的噪音,尖锐的嗡鸣让后排的老人捂住耳朵;速达公司的技术员则在演示新摄像头,屏幕上的画面像被浓雾笼罩,只能勉强看清前方的航线指示灯。
“这根本没法送货!”一个穿快递制服的男人突然站起来,他胸前的工牌晃着“李”字,“昨天我送的抗癌药,就因为绕路晚了半小时,病人家属差点把我打骨折!”
会议室瞬间安静。林砚秋看向他,认出是上周在医院门口帮忙抬担架的快递员。那天他头盔上还沾着血,说是为了抢时间闯了红灯被自行车撞了。
“我们在医院外围设了临时投递点。”她打开地图投影,“所有药品会由地面专员步行配送,保证十分钟内送达。”投影上亮起的绿色路径像毛细血管,在灰色的禁飞区里蜿蜒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