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集:《算法新闻的伦理真实性准则》
算法的谎言与真实的重量
林舟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三秒,最终还是点进了那条推送。
《惊天黑幕!知名药企用绝症患者做活体实验,死亡率高达78%》的标题像滴在白纸上的血渍,在信息流里刺目地铺开。他认得这家叫“康华生物”的企业,母亲正在用他们生产的靶向药维持生命。
屏幕右下角弹出的即时数据显示,这条由“速报Ai”生成的新闻发布仅17分钟,转发量已突破50万。评论区里,愤怒的网友正在集体声讨,有人贴出了康华生物总部的地址,还有人发起了“抵制所有康华产品”的话题挑战。
林舟放大图片里所谓的“实验报告”,发现表格边缘有明显的拼接痕迹。作为《深度调查》杂志的数据编辑,他对这种像素级别的猫腻太敏感了。当他试图在评论区指出这点时,系统提示“该评论包含敏感内容,已被自动过滤”。
“又来?”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这是本月第三次出现影响重大的Ai虚假新闻,前两次分别导致一家上市公司股价暴跌,以及某个景区因“宰客”谣言被迫停业整顿。
办公室的玻璃门被推开,主编陈默顶着一头乱发闯进来,手里攥着的平板电脑屏幕亮得刺眼。“看看这个,”他把设备怼到林舟面前,“速报Ai刚刚更新了内容,现在说康华的实验对象是‘自愿参与的死刑犯’,还附上了所谓的‘监狱授权书’。”
林舟快速滑动屏幕,注意到文章末尾多了一行小字:“本内容由Ai自动生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公开信息?”他冷笑一声,“他们把三年前另一家公司的临床试验数据嫁接到了康华头上,连样本数量都没改。”
窗外的天色突然暗下来,六月的雷阵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陈默走到窗边,看着雨点在玻璃上划出歪扭的水痕:“刚才接到消息,已经有患者家属去康华总部闹事了。警方刚介入。”
林舟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想起上周去医院探望母亲时,主治医生说康华正在研发新一代靶向药,有望明年投入临床。如果这次事件导致研发中断……他不敢想下去。
“我们得做个深度报道,”陈默转过身,眼神里带着少见的决绝,“不光是揭穿这个谎言,还要弄清楚这些Ai到底怎么回事。”
一、失控的算法
速报Ai的总部设在高新区的智能产业园,玻璃幕墙反射着阴沉的天空,像一块巨大的电子屏。林舟和实习生小夏在前台登记时,听到旁边两个工作人员的对话。
“昨天那条康华的新闻,流量直接破了我们的历史纪录。”
“可不是嘛,算法自动抓取了‘药企’‘实验’‘死亡’这几个关键词,权重调到最高,想不火都难。”
“但法务部刚才来问了,说收到律师函……”
“怕什么,我们有免责声明啊,‘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
林舟攥紧了口袋里的录音笔。当他们见到速报Ai的产品总监张磊时,对方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屏幕上是不断跳动的舆情数据。
“林记者想了解什么?”张磊的笑容带着程式化的热情,手指却在桌下快速敲击着手机。
“关于康华生物的新闻,你们的信息来源是哪里?”
张磊的笑容僵了一下:“Ai自动抓取了全网信息,可能是……综合了一些用户上传的资料。”
“哪些用户?具体来源链接能提供吗?”
“这个……Ai的学习过程是黑箱状态,我们也没办法追溯每一个数据节点。”
小夏突然举起手机:“张总监,你们的Ai还在生成新内容。现在说康华的董事长连夜潜逃了,但我刚查了航班信息,他今天上午还在参加行业论坛。”
张磊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起身想去关电脑,林舟却快步走过去,看清了屏幕上的编辑后台——所谓的“Ai写作”,其实是把不同来源的碎片信息像搭积木一样拼凑,再用算法挑选最具冲击力的词汇组合成标题。在“康华事件”的编辑栏里,赫然列着“标题吸引力评分”,最高的那条正是他们最初看到的“活体实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