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集:《全球疫苗分配的伦理优先级模型》(第2页)
“我有个方案。”他把一份文件推到桌子中央,标题用加粗字体写着《疫苗伦理分配模型》,“第一阶段,按高风险人群密度分配。医护人员、65岁以上老人、基础病患者,这些群体的优先级不受国家经济水平影响。”
伊万诺夫的手指在“30%捐赠条款”上敲了敲:“北美和欧盟绝不会同意。他们的制药巨头去年在研发上投入了87亿美元。”
“那就告诉他们,刚果盆地的病毒变异株已经出现抗药性。”陈砚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病毒不会因为他们付了研发费就绕道走。上周在休斯顿机场,已经检测到三例输入性变异病例。”
会议室的空调突然发出一阵怪响,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奥巴桑乔翻到文件最后一页,指着“专利共享条款”说:“这里可能需要更严谨的表述。‘禁止以专利保护为由限制生产’,这会触碰制药业的核心利益。”
玛丽卡从资料袋里抽出一沓照片,上面是印度乡村的自制疫苗冷藏箱——用泡沫箱和冰袋拼凑而成,外面裹着几层塑料布。“这些地方连稳定的电力都没有,却要为专利费买单?”她的声音开始发颤,“上个月,有个村医为了给孕妇抢疫苗,在州政府门口跪了三天三夜。”
陈砚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刚果雨林区的科考站发来的消息:卡瓦萨满去世了,部落里剩下的人正在用传统草药抵抗病毒。他想起那个老人曾说,大地会惩罚那些只想着自己的人。
“修改第三款。”他拿起笔,在文件上添了一行字,“建立全球疫苗生产网络,由发展中国家自建工厂,技术方提供免费指导,产能优先满足本地需求。”
伊万诺夫突然笑了,把保温杯重重放在桌上:“我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带待过十年,那里的人相信,分享食物才能在暴风雪中活下来。这个道理,总比专利法简单。”
会议持续了七个小时,当最终版本的《疫苗伦理分配模型》被打印出来时,窗外的天已经亮了。十二个人的签名挤在末尾,不同的笔迹像十二股溪流汇入同一片海洋。
陈砚走出会议室时,贝克正在走廊里打电话,语气激烈得像在吵架。挂了电话,他把一份传真摔给陈砚:“北美联盟威胁要退出who,他们说这是‘技术掠夺’。”
传真纸上的公司logo刺眼——正是那家去年花了87亿美元研发费的制药巨头。陈砚想起在实验室里看到的景象:v-7毒株在电子显微镜下像朵邪恶的花,而能杀死它的抗体,最初来自一位尼日利亚母亲的血液样本。
“告诉他们,”陈砚把《疫苗伦理分配模型》塞进贝克手里,“明天召开紧急视频会议,我会亲自解释。另外,准备好运输机,第一批疫苗优先发往刚果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