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老专家(第2页)
梁思远看着秦风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炽热和求索,又看了看林振邦鼓励的目光,花白的眉毛微微抖了抖。他重新拿起茶壶,慢悠悠地给自己斟满,沉默了几秒,才缓缓道:
“后生可畏啊……心思是正的,也是实的。我老头子闲在家,种种花,带带小孙子,日子是清闲。可每每看到电视里放着国外的那些智能化垂直农场、植物工厂,听着专家们还在会上为些基础问题争论不休……”他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和不甘,“这心里头,总还有点小火苗在烧。咱国家不缺土地,也不缺好庄稼把式,就是缺了点把老经验、新科技、好东西揉碎了再捏合起来的‘引线人’!”
他放下杯子,目光变得坚定:“你们云峡这个长河二期,想搞‘光能定制餐’?想玩精准‘板下小气候’?想打出一块现代化农光融合的高地?这个引线……我试着来穿!”
“太好了!”陈立激动地差点站起来。
“先别急着叫好!”梁老摆摆手,神情异常严肃,“我这个‘顾问’,有个规矩——不进体制,不占编制,不拿政府工资!”
秦风微微一怔。
“林振邦!”梁老看向老友,语气调侃,“你给我那点‘友情顾问费’,够我买烤红薯哄孙子就成!我的工钱,得看你们项目干出来的实际效益!”他锐利的目光转向秦风和陈立,带着审视的压力:
“我老头子要的是你们两个字:自主权!长河二期技术班子的组建,路线规划,预算大头怎么使,重大技术决策,这些我说了算!你们区里,当好服务兵,扫清机制障碍,做好资源保障!敢不敢放这个权?能不能接得住这个要求?”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让一个体制外的专家,手握一个区级重点项目最关键的技术决策权?这在当下,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风险与机遇同样巨大!
秦风几乎没有片刻犹豫,他站起身,神情郑重如同面对一场攻坚战的宣誓:“梁老,技术的事,交给您这个总指挥,我们云峡区绝无二话!需要什么资源保障,我们全力以赴!机制有问题,我们来破!您说的自主权,我们给!”
“好!痛快!”梁老大笑一声,随即从随身携带的旧公文包里,摸出一份皱巴巴、却字迹清晰的手写大纲拍在桌上,“来,看看我这个‘引线人’给你们准备的见面礼——长河二期‘光-农-智’协同升级试验田概念框架!从育种筛选、专用组件试制、模型建立、传感器布局到系统集成、智能决策平台……咱们一步步推!”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那份凝聚着深厚智慧与一腔热忱的手稿上。新的征程,就在这朴实无华却又掷地有声的承诺中,悄然拉启。
一周后,长河农光互补基地二期预留地块。
早春的风仍带着寒意,吹拂着空旷平整的土地。梁思远一身便装,外罩一件半旧的藏青色夹克,脚踏沾满泥土的运动鞋,已经在这片尚为白纸的土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独自走了两天。秦风、陈立陪着省农科院、国内几家顶尖光伏材料实验室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来到现场时,远远就看到梁老正蹲在地头,拿着一把尺子仔细丈量着地面起伏的微小坡度,又时不时站起来,看看太阳的角度,在本子上快速记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