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 作品

三百二十三章 改革(2)

“财政方面又当如何?”李倚旋即问道。 李振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张潜出任‘凤翔度支盐铁制置使’之职,总揽二州财权,实乃必要之举措。然此职权重,易引发原州府财曹官员之不满与抵触。

彼等虽不敢公然抗王,或借拖延账目、隐匿细情、推诿责任等手段暗中掣肘,致新政推行功倍事半。”

张潜是李倚最近新发现的人才,此人原是李茂贞手下一户曹参军,但李倚与他交谈过后发现此人才思敏捷,处事圆滑,尤其擅长理财,对于如何增加财政收入由自己的一番见解,恰巧李倚缺少这方面的相关人才,交谈之后大为倾心,马上就准备提拔重用他。

李振稍作停顿:“故我等须明确界定‘凤翔度支盐铁制置使’之权责范围,使其与刺史、县令之行政权力明晰,免职责不清之况。

同时,当赋予张潜组建精干班底之权,自王府旧属及寒门士子中选拔通晓算学、不畏繁剧之人才,将其渗透至诸州县关键财赋岗位,如此方可令行禁止,破原有胥吏把持之局。”

言及此处,李振话锋一转,谈及盐铁专卖此重要问题:“盐铁专卖乃巨利所在,目前所遇阻力非源于豪强之公然对抗,实乃私贩之暗流涌动。

凤翔昔日对私贩网络之纵容,致此问题积重难返,地方胥吏恐与私贩相互勾结。欲真正实现专卖,绝非设卡禁止如此简单。

我等需建一高效且廉洁之官营购销体系,唯如此,方可保官盐、官铁之质量优良、数量充足、价格平稳,使私贩无利可图。

与此同时,对缉私不力之官吏,务必严惩,且积极鼓励民众举报,唯如此,方可使官利得以“畅通”,彻底杜绝“专营”名义下之贪污腐败行为。

而维持新军的开支需耗费巨额资金。除盐铁与两税外,务必全力恢复商业之路,大力推动工坊发展。

凤翔之地,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可考虑减免部分关市之税,以吸引各地行商。此外,亦可设立一些官营或受监管的织坊与铁器坊,如此既能满足军需民用之需,又可增加收入。

屯田与营田务必即刻着手操办,且须选派得力干吏专司此事。此举措虽见效或缓,但从长远观之,实乃重要长久之计。若短期内资金仍有缺口,可考虑发行“军兴债券”,向境内富户商贾借贷,并许诺给予合理利息及未来盐铁专卖份额等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