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你的人物(第3页)
最后咸德帝为保楚王,心不甘情不愿的将沈泽川放了出来。
其实文中的每句台词都有深意,值得品味。我还想举沈泽川试探孔岭想让孔岭做自己的谋士的例子,大家自己去看吧,读者很聪明,97很会写。
2、对白应该充满戏剧张力。
解读:充满性张力的台词在《将进酒》中更是不胜枚举。两个男主人公就更不用说了,什么“晃一晃,病消散。”“吾妻尚年少,怜语慰卿卿。”“两百万娶不走离北的狼崽,这样的聘礼配不上我的萧策安。”……
就是旁支感情线也有含有性张力的台词,例如戚竹音给花香漪买糖人的时候说:“你是个好女子,我当以战功为报。”
故事冲突呈现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对白中潜在的张力,这种张力不仅仅只是包含性张力,只要是台词中内置焦虑、渴望、关爱、恐惧……一切的情绪就可以。
3、对白应该每次只表达清楚一个想法。
对话类似于抛接球游戏。
每一句话都是一次出击、撤退、佯攻、借口,或索取和需要回应。
一般来说,台词该包含一个中心以得到明确的回答,并有助于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4、上乘的对白传递潜台词。
潜台词是指隐含的没有直接阐明的任何意图。读者喜欢潜台词,因为他们喜欢自己浓□□情。
作者应该避免平铺直述,引导读者弄明白台词的本意。
解读:潜台词也可以理解为一语双关,表面在说这件事,其实在说另一件事。这样的台词在沈泽川和萧驰野的感情线与事业线并行的台词尤为的多。
配角也有不少。包括我前面分析的沈泽川煽动国子监在学,萧驰野去处理事情,乔天涯和在将沈泽川介绍给萧驰野认识的时候二人说的那段话,也是很有深意。以下括号内为潜台词。
乔天涯:此事棘手,不好麻烦总督。(萧二,这件事儿你别管)
萧驰野:一群手无寸铁的学生,何至于劳动锦衣卫。(你们锦衣卫是天子私兵,杀鸡焉用牛刀,这事让我们这些禁军“杂役”出手就行了。)
乔天涯:在这阒都之中,皇上最大。谁胆敢违逆皇命,谁就是锦衣卫的敌人。(皇上已经下令赦免沈泽川,但这些人却违背皇命行事。既然违逆圣言,就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你知道锦衣卫是天子私兵,虽然你与那沈泽川有私仇,但劝你可千万不要学这群学子一样以身犯险,对他打什么要命的主意,否则,你也会成为锦衣卫的敌人。)
萧驰野:镇抚要如何解决?(你想怎样)
乔天涯:挨着我们锦衣卫,自然是该我们锦衣卫自己解决。(沈泽川既然已经入了我们锦衣卫的编,就是我们锦衣卫的人,萧二,我劝你收手,不要把手伸得这么长。)
萧驰野:好兄弟。真肝胆。(哈哈哈哈哈,乔天涯,你个王八孙子,这么直言不讳,真是坦诚相见啊。)
两人对话后乔天涯竟然把沈泽川叫过来,让他陪着萧驰野,这波操作也是耐人寻味。但是结合以上对话后就可以推测乔天涯的用心,他仿佛在说:沈泽川,我刚刚已经和萧驰野通过气了,让他不要总盯着你不放,但你自己也要主动表个态,即便不能化干戈为玉帛,两人也不要一见面就打。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如此有深意的潜台词只会让读者回味无穷,越品越有深意。
5、描写身体动作。
即使是在交谈,也应当始终确保人物在场景里的身体动作生动和保持动态。对白前后要添加动作描写。
大多数场景需要一个结束语,结尾时某些简短的动作描述可以把视觉焦点带回到它应在的地方,通常是主人公对正发生的事情的反应。这推动故事进入下一个场景。
所以应该避免总是以对白的最后一句直接切入下一个场景。除非得让台词成为一个‘开关’,作为该场景最强烈或最聪明的台词。
解读:对白加动作描写就不举例了,文中比比皆是。
以台词作为‘开关’的结尾倒是有几个运用的比较经典和优秀的。
例如:沈泽川和萧驰野在审问海日古的时候,了解了沈卫和白茶的前程往事,沈泽川通过推测得出“沈卫是蝎子”的结论。这一场景就以次句话作为结束,这是揭下来剧情的开关。
再比如阒都围杀案里以陆广白的台词作为结尾,这个开关引出接下来的情节和他的潜台词:他要叛逃了。
还有端州守卫战在即时,阿木尔对胡鹿部的查干说:“没有了猛虎苏赫巴兽,有熊部根本阻挡不了我的哈森。”这句话看书的时候可能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听广播剧的时候,真的激动的要死。这就是以‘开关’,隐喻阿木尔谋划了一场阴谋,而这个阴谋他自己都坚信萧驰野和沈泽川是战胜不了的。之后的剧情我们也确实从萧驰野的视角看出了阿木尔的谋划确实看似固若金汤、无懈可击,最后沈泽川在端州守卫战中也是惨胜。
6、对白应该来自独特人物的生活和喜怒哀乐。
对白效果听起来不能是所有人的说话方式和思路如出一辙,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独特的说话方式。
不同的职业身份,比如医生、警察、古代皇帝、闺阁女子或江湖浪子等,都要花时间把他们领域的术语弄对。
解读:《将进酒》中的人物对白能很强烈的反应一个人的人物性格。比如余小再的乡音,一着急就说家乡话。这是比较明显的用语言上的不同来区别的。还有按照性格不同来区分的尹昌,因为没受过什么教育,说话就很接地气,经常‘蛋’‘球’的挂在嘴边。当然还有我们的主人公沈泽川和萧驰野说话的时候总是充满诱人的魅惑。等等不胜枚举。
7、避免寒暄。
语言应简明扼要和目的明确。
‘邂逅’也是人们以包括情节和行为的出乎意料的方式巧妙偶遇,不只是通过正式的、刻板的口头介绍。
好的对白会避免讲究的繁文缛节,省略常见的客套话并快速切入主题。
解读:例如沈泽川和萧驰野第一次见面,直接就上冲突,萧驰野踹了沈泽川一脚说:“沈卫是你老子?”
还有姚温玉遇见沈泽川是在与刁民的冲突中。
高仲雄遇见沈泽川是在和衙门贪图小利的冲突中……不胜枚举。
8、对白应当简明扼要。
对白的台词包含一两个短句就够了。避免长篇大论,除非是为了推至高潮时刻和解决重要的情节线。大段的对白会让故事冷场。
某人对他人动容的长篇独白并不包含任何真正的意愿较量。
喋喋不休通常是想要解释某事,但读者不喜欢被告知,更倾向于亲眼所见亲身感受。
保持对白简练和充满活力。
对白必须切中要点、对抗、闪避。简约即是美。
解读:《将进酒》其实有很多大段大段的台词,但是给读者的感觉没有一句是多余的。大部分确实都是由一两个短句组成的。
其中在阒都围杀案中齐惠连和陆广白的大段文字是将整个故事推至高潮以及解决接下来的重要情节线。
齐惠连:“百年光阴如梦蝶,我来去自由!我生这一遭,荣华富贵享过,功名利禄受过,我笑尽天下英雄士,世间贤才高不过我!你们这些鼠辈,给我提鞋都不配!世家譬如天下沉疴,告诉海良宜,大周已经病入膏肓,他与我都无力回天啊!但是我不会认输,我今生只做帝师!兰舟啊!樊笼已破,乱世必起,先生能教你的,已经全部教完了。这烂天烂地,这烂天烂地,不如翻了它,去成就你的天地。兰舟,走吧,别回首了,先生替你抗住那四万冤魂,你不要怕,你不要怕啊……”
陆广白:“命运要我一生都守在这里,可这并非是我抉择的那一条路。黄沙淹没了我的手足,我不想再臣服于虚无的命。圣旨救不了我的兵,朝廷喂不饱我的马。我不愿再为此赴命。我要翻越那座山。我将为自己一战!”
使用短句也是我的短板,我曾经在写作的时候,总是无意将一段描写组合成很长的一句话,这对于读者阅读来说是一件及其吃力的事情,自然就会降低他们阅读的兴趣。
9、人物必须被呈现,而不是描述。
主人公不能只告诉他的伙伴,反派是何等杀人不眨眼的杀手,读者需要在行动中目睹反派的残暴。单纯的陈述很难或者根本不能建立强烈的戏剧张力。
10、避免历史回溯(su四声)。
阐述是在场景开始前解释在故事背景中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对白。
阐述行对白让我们知道人物的前世今生和他曾经遭受过的令其痛苦不堪的情感创伤,以及此时正阻碍他追求迫切需要的人物成长。
读者非常聪明,稍有蛛丝马迹就会心知肚明。
读者不可以被三番五次的告知,所以拿掉主人公冲到密友家中一五一十地告诉读者上一个场景所发生的一切。读者早就看在眼里。
解读:这一点是很多作者的弊端,我深有体会。在我读过的很多文中,就有很多作者生怕自己交代的不够清晰,因此长篇大论解释,我自己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将进酒》作者就很聪明,很多事情点到为止,留给读者很多空白和思考的空间,以至于很多情节逻辑到现在还有读者在探究,作者需要做的就是呈现,只有让读者自己发现他们才会有成就感。当然前提是逻辑严谨,不是挖坑不填,或者压根就禁不起推敲的逻辑。
《将进酒》中避免历史回溯就运用的非常好。故事开场就是沈泽川受押入京,已经发生过的中博兵败案,并不是通过历史回溯的方式呈现,而是通过审问人纪雷的台词。以及后文需要介绍的永宜年间的前程往事也是通过齐惠连和纪纲的对白呈现的,后面的审问纪雷、杨诚、魏怀古、海日古等等都是通过对白来交代历史。
11、不要说教。
当你想要传递某些主旨时,绝不能在一连串的对话中脱口而出,而是必须构建戏剧化的争论。通过呈现引人产生共鸣的主人公通过个人努力最终发现这些真理来赢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