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故事结构(第3页)
此时的沈泽川可以说所有的希望被彻底摧毁,失去了一切。
必需场景
主人公和对手之间的第三幕决战时刻,这将彻底解决最主要的情节问题。
在爱情故事里挽回和好的时刻变成了最后的解决,因为这是主人公和爱恋对象-对手之间的摊牌时刻,也回答了爱情故事的核心问题。
解读:《将进酒》中第三幕决战是蝎子挑起战斗,给沈泽川攻打阒都的理由,薛修卓为保护人民孤身一人替李剑霆挡下了耻辱。之后阒都溃败,萧驰野手刃阿木尔。当然也可以说阿木尔是结局应当解决的未了的情节,主人公唯一的对手就是薛修卓。这只是我个人的分析,不一定正确。
结局
解决所有未了结的情节问题和关系。
解读:策舟解决了两大劲敌以后,简单交代了整个由中博兵败案引起的整个时间的前一案后果,并简单交代了人物的结局:沈泽川登基,在玉龙台旧址上新起苍云阁,列文臣录、悍将谱双雄图。萧驰野封‘干钧王’。厥西柳州新港建成投用。至此整个故事结束。
补充:不要期待准确无误,找不到某个特定的故事元素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寻找这些结构点的自我训练,你讲故事的能力将突飞猛进。
看到作者的这句话心中大受鼓舞,确实有些细节不好找,有些地方的解读分析可能还是错误的,但这都没关系,只要坚持训练,一直都有进步。
第2节人物成长弧
人物成长弧:弗洛伊德和荣格以及精神分析和人性内心机制。
关于弗洛伊德和荣格精神分析理论,这个问题太复杂,就不在这里多做赘述了。除了直觉创造力,无法用其他方式来处理。只要尽你所能的刻画即可,成事在天。
人物成长弧发展如下:
行动故事线和情感故事线并行,同样适用。
淡入
第一幕主人公躲在情感保护壳后自保
惊人意外#1
第二幕主人公为情感成长而努力
第一步表达成长的需要
第二步为求成长而斗争,但失败了(这就是中心点序列)
第三步克服、实施情感成长
惊人意外#2
第三幕主人公彻底走出情感保护壳
淡出
塑造一个曾经经历毁灭性情感创伤的主人公,他的创伤以至于他现在用孤立防御的态度来自我保护。主人公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某些撕心裂肺的过去造成他排斥情感和心生偏见以及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心存防备。主人公为了避免在未来遭受更多痛苦而戴上了自我保护的情感保护壳。
在故事的特定位置加入以下三个场景,会带给主人公一个永远放下保护壳的机会。
a、在第二幕前半段,主人公在对话中有意无意表达困住他的情感痛苦的本质。(表达)
b、在中间点场景,主人公积极奋斗,放下自我保护的情感保护壳,但在第一次尝试战胜内心冲突时以失败告终。(斗争)
c、在第二幕后半段,主人公终于克服和战胜了孤立的情感防御体系。(克服)
在第三幕之初,主人公的情感防御可能重现,但他很快意识到人物成长是根深蒂固的,他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自己,而是一个最终能实现故事情节目标的更加成熟的人。
成长弧——第一步
通过主人公的行为和态度向读者展现这种内心不满的本质。这在第一幕中不会直接说出来。主人公确信自己没问题,自认为没什么改变的必要。
然后,主人公被迫追寻某种外在的总体目标。
主人公还不知道如果他不先卸下自我保护的情感保护壳,就永远不肯呢个实现情节预设的现实世界的目标。
在进入第二幕的特定世界后,主人公竭力实现高度具体的现实世界的目标,他开始感到被内心的情感重负压的喘不过气,但仍然无法清晰的定义它。
*人物成长的第一步要求主人公有意或无意的表达束缚他的情感包袱的本质。
这通常发生在第二幕的一开始,某些切实事件挑战主人公,这也使得他深藏在保护壳后面的真想得以浮上表面并在对话中有所表达。
主人公必须在沉迷于过去的自我中心和在人物成长之间做出选择。
成长弧——第二步
故事发展到中间点,主人公必须放下保护壳并采取行动对抗核心的情感冲突。
*人物成长的第二步需要主人公终于对抗他的自我孤立和创伤心态——但是这次尝试没有成功。
过去的内心伤痛不久便再次涌上心头。主人公再次拿起保护壳对抗人世间的情感磨难。但是他已经体验了丢开保护壳的真诚生活,他也感觉到自己永远能放下沉重累赘的心结。
第一次内心斗争发生在中间点场景,标尺情感层面的无路可退。虽然主人公没有成功,但是他意识到竭力促成内心成长是战胜现实世界中的对手的前提条件。
重要的是,内心斗争必须通过主人公采取揭示性的外在行动可视化。
成长弧——第三步
主人公已抱着誓死的态度追求目标,主人公和盟友都情绪高涨,与对手的最后对决的准备几乎到位,胜利似乎触手可及。
此外,次要情节为主人公提供了解开心锁的机会。
*在第二幕高潮即将来临之前,人物成长的第三步应声而来。终于通过采取行动以一种新的、更为情感上的领悟的方式解决了日趋激烈的冲突。主人公卸下自己的保护壳,克服了内心防备,证明自己已经改变。
在这一步,主人公最终品尝到真正的情感自由。此刻,主人公追求一个真诚、情感上不设防的方法来实现他的目标。这一内发积极的改变创造了胜利的希望。
第三幕之初,在克服内心情感斗争的人物成长的第三步之后常会出现情感退却时刻,主人公想再次拿起过去沉重的保护壳,但发现自己的防御机制已经不再起作用。
终于,成熟的主人公不再需要回到愚笨的情感幼稚。在第三幕,主人公终于成为一个彻底摆脱情感束缚的人。
但是要记住,必须在没有破坏主人公共鸣的前提下呈现情感成长。
设计有力的情节迫使主人公的核心情感问题浮现,然后尽可能唤起痛苦的情感波动,你必须找到主人公最深的心伤,然后用你的故事刺痛伤口,促使主人公在个人成长路上不断向前。
解读:第一幕沈泽川因为中博兵败案失去幸福生活,受押入京,身心受到重创,从此梦魇缠身,封闭内心,树立为齐惠连杀宿仇的目标。
直到齐惠连和纪纲被奚鸿轩抓走,才意识到自己仅靠曾经的方式是达不成目的的,于是进入第二幕。
第一步,沈泽川和乔天涯明确表达自己悖逆思想:谁踏上这巅峰龙椅,谁就是正统。
第二步,中间点,沈泽川很努力的救师父和先生,却失败,且策舟二人陷入无路可退的地步。他也向萧驰野明确表达自己成长的需要:仅靠权术制衡就掀翻世家掣肘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虽然沈泽川没有和萧驰野明确的表达以后要当皇帝,但是两人的行为就是朝着这一步前进的。
第三步,克服心魔,在茶石天坑,萧驰野彻底救赎了沈泽川的情感障碍(209章)。后来沈泽川在抚仙顶遇到雷惊蛰(174章),雷惊蛰试图用沈泽川的情感障碍攻心,沈泽川也出现情感退却,想再次拿起过去沉重的保护壳,但很快发现自己的防御机制已经不再起作用,成为一个彻底摆脱情感束缚的人。
第三幕之后,沈泽川已经具备战胜对手的能力了。
这段分析写的不好。因为我不确定自己的解析是不是对的,文中的冲突和细节实在是太多了。茶石天坑一战应该就是沈泽川彻底救赎摆脱情感障碍的地方,之后摆脱情感障碍的主人公可能还会再次拿起保护壳,只是这时候的保护壳已经不起作用了,这一描述和抚仙顶一战沈泽川对付雷惊蛰的时候及其符合,但是为什么茶石天坑的冲突发生在抚仙顶冲突之后呢?这肯定不是97的失误,有可能是我将第一二三幕就分错了。之后再找一个故事细节较少的相对简单的故事再重新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