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倾城之恋关我什么事68(第3页)
分封一事定下后,朝臣们也曾上书表达过担忧,对此长安的做法,是先将这些未来会出去打地盘的宗室都下放到基层县乡,尤其是情况较为复杂的归化之地,给他们三年的考察时期以作淘汰。
景萱和赵元佑这些人,虽然聪慧过人,但只是在同龄人中拔得头筹,不代表有丰富的治理经验,尤其是同百官和士族拉扯和斗争的手段。
哪怕曾跟着长安混迹于朝廷,摸爬滚打的不断成长,但依旧稚嫩,如今被派到地方参与实地治理,就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课,成绩优异者才会被送出去。
但饶是他们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放出去照样能放牧一方,因为当下有些地方甚至还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骑兵连马鞍和马具都没有,景萱这些人简直就是碾压般的存在。
这不是掠夺,也不是殖民,是通过贸易和基建的组合,让当地人拥有消费的能力,提高当地特色资源的价值,从而实现正循环,摆脱愚昧落后。
昭武十年,长安于福宁殿中设宴,为即将远行之人送行。
纵使有雄心壮志,也背靠大树,但这些自幼没受过风吹雨淋的宗室子,还是会有一些临行前的惆怅。
景萱也在不断的问自已,真的可以做到这一切么。
长安放下酒杯:“你们当然可以!”
简单来说,在封建社会称帝,无非就是靠两样,军队和钱袋子。
军队他们有了,长安给每人都派了几万禁军,所持武器都是精铁锻造而成的,且还配备了火器营,去西域和高丽,简直就是摧枯拉朽般的秋风扫落叶。
而钱袋子也不缺,等到打下底盘后,长安就会派人携带农具粮种,布匹香料等各种资源前去,这些都会成为他们扎根当地,收拢人心的底气。
至于说会不会没打下地盘,反被撵回来了,长安从不担心,这么多年的讲武堂学习,围剿诱敌,三三制,错位进攻策略已经刻在众人的脑子里,只能大展身手了。
长安看着众人:“不要妄想用联姻,将权力让渡给他人,你们要保证,手里永远都有刀。”
“要用学者的良心,市侩的手段去治理属地,非前者无以归心,非后者无以争霸。”
“打下底盘后,也不用慌乱,还是朕说过的那套管理之法,陪伴你们的那些伴读,也都会随行左右,所以你们不用怕无人可用。”
多多任命一些管理人员,从五个人中挑一个来管事,从十个人里再选一个,二十个人里选一个,以此类推,自已只需管理三到十个人即可。
“还有就是,不要照搬照抄农耕方式,要因地制宜推广粮种,也不要将你们治理一县的条条框框照抄过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水平不一样,政策也无法通用。
比如当下,很多乡镇纸坊都在用树皮和稻草来造纸,那是因为如今高产粮食遍地,百姓已经不需要树皮来充饥了。
可在他们将要去的地方,生产力还很低下,吃饱穿暖才是重中之重,等到不再闹饥荒,粮食短缺问题被解决了,才能仿照这里造纸传播文化。
“记住,老百姓不会在乎谁是王,他们更需要的是吃饱穿暖,谁让他们有饭吃,有田种,谁说的话就管用。”
长安仔细环视了一圈,将这些人的样子都记在心中,举杯道:“日月所照,江河所致,星火所传,皆为天朝上国之地。”
“凡马蹄所至,皆扬我汉家旌旗,凡兵锋所指,必铸尔等不世功名。”
“去吧,朕在这里等着你们的捷报。”
众人;“必不负圣人厚望!”
发财:“哎,习惯了这群小崽子叽叽喳喳的,这一走还不习惯了呢。”
长安:“那是闲得慌,忙起来你就顾不上了。”
发财:“忙什么?”
长安:“自然是出海打地盘了,福州造船厂的战船,已经顺利下海了。”
“等了这么多年,花费了这么多钱,你难道不想去马踏东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