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332章 阿三离婚背后的故事(第3页)

阿三想起刚到嘉兴时,巧珍连电梯都不敢坐,总说“这铁盒子晃得心慌”;想起她第一次拿到质检员工资时,兴奋地说“咱能给娃买新书包了”;想起她前几天烫了头发,回来时小心翼翼地问他“好看吗”,他却没好气地说“像个城里妖精”。原来有些东西,是在他没注意的时候,一点点变了的。

离婚手续办得很快。阿三带着两个女儿回了黄河边,巧珍留在了嘉兴,听说后来升了车间主任,住上了带阳台的宿舍。阿三还是在砖窑场干活,只是话更少了,烟抽得更凶。有次盼娣在作文里写“我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工作”,老师把作文念给全班听,盼娣回来哭了很久,阿三坐在门槛上,听着女儿的哭声,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秋天收玉米的时候,阿三收到一个包裹,是从嘉兴寄来的。里面是两件新棉袄,盼娣的是粉色的,巧丫的是黄色的,针脚还是那么密。还有一张汇款单,收款人是盼娣,金额是五千块,附言里只有一行字:“天冷了,给娃添件衣裳,剩下的给阿三买头好牛。”阿三捏着汇款单,站在田埂上,看黄河水悠悠地流,像极了他们刚结婚那年的春天。只是这一次,他知道,有些水漫过堤岸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那天晚上,阿三做了个梦,梦见自己骑着自行车,巧珍坐在后座,头靠在他背上,盼娣和巧丫坐在车筐里,笑着喊“爸,娘,快点骑呀”。他们骑过嘉兴的工业区,骑过黄河的渡口,骑回了那个有老槐树的院子。巧珍围着那条红围巾,在灶台前喊“阿三,洗手吃饭”,声音像以前一样甜。

醒来时,天刚蒙蒙亮。窗外的老槐树又落了叶,光秃秃的枝桠在风里摇晃。阿三摸出烟盒,发现是空的。他起身想去找火,却看见灶台上放着个新的打火机,是巧珍以前总用的那种,红颜色的,上面印着“嘉兴服装厂”的字样。月光从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极了一场没做完的梦。

远处传来黄河水流动的声音,哗啦啦的,像在诉说着什么,又像什么都没说。阿三走到院子里,望着东边泛起的鱼肚白,深深吸了口气。砖窑场的哨声吹响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就像黄河水,不管流到哪里,总得往前奔着。只是他知道,心里那个地方,永远空了一块,像被潮水漫过又退去的滩涂,留下一片湿漉漉的印记,风一吹,就泛起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