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子文艺 作品

第354章 山西侯马融情血脉(第3页)

小慧接过照片,指尖轻轻擦过照片边缘的折痕——这张照片被大伟带在身上十几年了,边角都已经磨得发毛。“肯定会的。”她把照片递回去,重新理了理鬓角的发卡,蓝色的金属面在暮色里闪着微光,“你看这铁轨,从侯马延伸到戈壁,从咱们爸妈那辈传到咱们手里,这就是血脉啊。就像我妈传下来的发卡,你爸传下来的扳手,不管过多少年,这股子劲儿都不会断。”

夜风渐渐起了,吹得站台边的五星红旗猎猎作响。大伟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片胡杨树叶,树叶的叶脉清晰得像铁路线的地图,从叶柄到叶尖,每一条纹路都笔直而坚韧。他把树叶递给小慧,两人的手指在暮色里轻轻一碰,像握住了两代军工的接力棒——那接力棒上,有父亲扳手的温度,有母亲电路图的印记,有大伟检修时磨出的茧子,有小慧日志上写下的字迹,还有无数军工前辈的汗水与坚守。

远处的信号灯突然亮了,红色的光在夜色里格外醒目,那是列车即将出发的信号。大伟和小慧并肩站在站台,看着列车的轮廓在灯光里渐渐清晰,车窗里透出温暖的光,像一串流动的星星。明天,他们又将踏上征程,从清水河到酒泉,从酒泉到敦煌,沿着父辈们开辟的军工运输线,把每一批物资安全送到目的地。

“走吧,该上车了。”大伟拍了拍小慧的肩膀,声音里满是坚定。小慧点点头,跟着大伟走向列车,脚步轻快而有力。车厢里,孩子们已经睡着了,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笑容;那位老军工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小慧的笔记本,借着车厢里的灯光,细细看着母亲画的电路图;列车员小张正在检查每一节车厢的门窗,动作认真而仔细。

车轮再次碾过铁轨,发出熟悉的“哐当”声,在寂静的戈壁夜色里格外清晰。大伟坐在驾驶舱里,目光紧锁前方的铁轨,仪表盘上的指针平稳跳动;小慧在餐车整理着餐具,把那个搪瓷缸擦得锃亮,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他们知道,这条铁路线不仅是钢铁铺就的轨道,更是军工血脉的传承,从侯马到西北,从过去到未来,只要车轮子还在转,这血脉就不会断,这大爱无疆的歌声,就会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得很远很远。

车厢里的广播突然响起,是小慧特意选的《军工之歌》,熟悉的旋律在夜色里流淌:“我们是军工的后代,我们是祖国的脊梁,沿着前辈的足迹,守护着每一寸土壤……”大伟跟着旋律轻轻哼了起来,小慧也在餐车旁小声唱着,歌声里,有两代人的坚守,有血脉里的热爱,还有对军工事业永远不变的忠诚。